定西:“厕所革命”暖民心
记者 文爱凤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对农村人而言,精神文明还得看茅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充分贯彻“小厕所,大民生”的思想理念,把农村改厕工作当作重要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以改厕带动村庄环境的美化和亮化及人居环境的集中整治。
走进安定区凤翔镇北廿铺村村民张德家中,他正趁着农闲收拾自家院子里晾晒的玉米,新修的二层小洋楼宽敞阔气,硬化过的院落整齐干净。令张德高兴的还有,他家院门口的那间小砖房,那是今年8月份村里统一为农户修建的厕所。
就是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厕所,让张德多年的如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让他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相比农村以前“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旱厕,这个厕所绝对高端大气上档次。外面砖砌,并且抹了一层白灰,内贴瓷砖,里面安装了讲究的蹲便器。
“以前,我家的厕所在院子里面,夏天一阵风吹过来后,整个院子里都臭烘烘的,冬天天气特别冷的时候,上个厕所都冻得蹲不住。”张德说,不仅如厕难,清理厕所也是个难心事,厕所冻住还没法掏,得用撅头刨。
“现在的这个厕所好,又干净又卫生,夏天不那么臭了,也不会招苍蝇,好得很。”今年77岁的村民张贵老人笑呵呵地说道。
安定区能源办主任薛彦军告诉记者,“水旱结合式”厕所的沼气池和化粪池的水位高于进料口和出料口,无苍蝇无臭味。粪便在沼气池或化粪池内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后,会变成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施入田中可使粮食作物及蔬菜瓜果快速吸收,生长快品质好,还可以有效防治作物叶面和根基部的病害和虫害,可减少或不用农药化肥,真正种植出无公害的绿色蔬菜。
“有了这个厕所,我就再也不愁羊粪没地方倒了,把羊粪倒进沼气池不但卫生,而且发酵之后还是特别好的肥料,洒在地里庄稼特别爱长。冲厕所也不费水,一天一桶水就够了。”村民安鹏边打扫厕所边说。
安鹏告诉记者,这个厕所的总费用是1800元,政府补贴了1500元,他自己只掏了300元,价格特别实惠。
小厕所大民生。“水旱结合”式厕所的修建,使农村环境的污染大大减轻,实现了农家小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北廿铺村村委会主任周军介绍说,北廿铺村自8月份开始改厕以来,结合村上已有沼气池67户、旱厕120户的实际情况,按照区镇两级政府提出的“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水旱结合”的工作思路,推广水旱结合的“三格式”改厕模式,现已建成水旱结合的公厕两座、户厕132座。
今年来,全市各县区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改厕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已新建、改建户用卫生厕所56361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38039座,占67.5%;卫生旱厕17511座,占31%;水冲式厕所811座,占1.5%。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改厕奖补资金基础上,市、县(区)积极统筹整合资金4700余万元,专门支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建,让农民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用上卫生厕所。
相关新闻
- 2019-12-02定西渭源:花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 2019-12-02戴超主持召开定西市政府党组主题教育交流研讨会
- 2019-12-02戴超主持召开定西市政府党组会议 安排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
- 2019-12-02唐晓明在定西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2019年第十次会议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