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八步沙有“六老汉” 东寨镇有“徐老汉”
原标题:【身边的榜样】八步沙有“六老汉” 东寨镇有“徐老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说起来轻松,可对于戈壁沙滩、常年干旱缺水的地方来说,要做到却是不易。
在永昌县东寨镇下四坝村五社,有一位叫徐文国的庄稼人,自2001年开始,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与顽石抗争,与黄沙为敌,硬是靠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头,让村里曾经的乱石滩,变成了一片连绵数公里的绿色林带,扮靓了寂寞的原野,也改善了当地气候,用初心和汗水抒写着人生最美的风景。
村民们说:八步沙有“六老汉”,东寨镇有“徐老汉”。
“一定要干出个样子”
今年56岁的徐文国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他和妻子每天为了地里的农活、家里的牲畜忙里忙外;他又与别人不一样,他是村里近2000亩国家公益林的守护者。
11月15日,记者见到徐文国时,他正和妻子忙着为公益林冬灌。徐文国说:“来年这些树长得好不好,冬灌决定着它们的生死。”
这片公益林,是徐文国和妻子用辛苦和汗水为子孙后代换来的绿洲。谁能想到,18年前,这里曾是乱石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维持生计,徐文国干餐饮、跑运输,逐渐有了自己的积蓄,在城里过着体面而殷实的生活,让村里人羡慕。
可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他作出了一个令家人和朋友大惑不解的决定:返乡创业。他觉得自己的根在农村,在生他养他的家乡,只有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想到就要做到。2001年,徐文国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带着满腔热情和希望,一门心思回到了下四坝村,开始了造富家乡的创业历程。“我该干什么?”成了摆在徐文国眼前的难题。
当看到家门口大片戈壁被黄沙侵蚀,比碗口大的乱石裸露在外,一刮沙尘暴就飞沙走石,严重侵害着村庄,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时,徐文国想到了种树。巧的是,就在这一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徐文国和叔叔徐战英、侄子徐兴才积极响应,走上了与“绿”为伴的日子。
种树得有资金投入,叔侄三人经过商量,每人出资8万元,开始开垦、打井、拉电,购买树苗……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在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早晨,叔侄三人开始了植树生涯。没想到的是,在乱石滩上挖坑,用铁锹根本不行,只能用铁镐、铁钎等工具。“干一天,手上磨得都是水泡,晚上回家吃饭连筷子都拿不起。”回忆起当时种树的艰辛,徐文国至今心有余悸。
第一年,叔侄三人共植树20多亩。
可浇水时,他们又发现,由于土地荒漠化已久,加之石头太多,灌入的水都在地表,根本渗不到地下,即便渗到地下也得一天时间,无法渗水的地方树苗只能干死。无奈,每到浇水时,叔侄三人都坚守在地头,顾不上吃喝,等着水完全渗透才能安心。
树种下后,最难的是看管养护。大拇指粗的树苗几天就会被野兔啃断,或是村民放羊时被羊啃光。徐文国叔侄每天轮流“值班”看管树苗,处理干死的树苗,一遍遍补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这一年,树苗成活率达80%,乱石滩上出现了点点滴滴的绿。
积攒了经验,第二年,叔侄三人又扩大了栽植面积,植树100多亩。
第三年,由于个人原因,叔叔徐战英、侄子徐兴才退出了植树行列,将偌大的林带转让给徐文国一人管护。徐文国笑着说:“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
“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2003年,徐文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他一个人一片林的奋斗历程。
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干起来却很难。随着植树面积的增长,徐文国每年都会雇佣村民前来帮忙。
他依稀记得,最初植树时,由于环境艰苦,雇来的村民干一天,第二天就不来了,临走时还撂下一句话:“真是个傻子,种树又挣不了钱,啃着吃树皮呢!”
想起当时的场景,妻子满是抱怨,家人也坚决反对继续种树,都劝徐文国放弃,干点别的划算。可徐文国不听劝,他觉得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再苦再累都值得。
看着弟弟决心已定,在二哥的劝说下,家里人也都理解了徐文国的良苦用心。大哥出工具、二哥出钱、妹妹照顾孩子,妻子负责做饭,在家人的支持下,徐文国信心十足,植树造林的决心更坚定了。他说:“能坚持到现在,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作为党员的徐文国备受鼓舞,他第一时间找来报告原文,认真学习其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树造林不能光凭老经验老办法,还必须有技术。为此,徐文国努力学习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主动向专家请教。
每年4月至11月是徐文国最忙碌的时候,栽树、浇水、除草、管护……徐文国一家人没有一刻闲着。每到春秋季,徐文国和妻子李菊香还要充当义务森林消防员,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除了掌握技术外,还要有大笔资金投入。徐文国掰着手指头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公益林每年都需要补植补种、病虫害防治,再加上水费、电费、人工费等,少说也需要10万元。
为此,徐文国一家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夫妻两人苦心经营,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每年除了家庭正常的开支运转,大部分钱都投到了公益林。
徐文国还申请了退耕还林补贴,向亲戚朋友借钱,来补贴种树的开销。现在,公益林除了早年种植的杨树、榆树之外,还陆续种上了红柳、沙棘、沙枣等品种,这片林带树种更加丰富了,各种树木目前已达到了40多万株。
“林带越来越绿是我最自豪的事”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徐文国在乱石滩上多年的开拓和坚守结出了硕果。如今,走进这片公益林,红柳迎风招展,郁郁葱葱的白杨挺拔向上,成群的野鸡飞来飞去,宁静的村庄里喜鹊、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一片勃勃生机为家乡贫瘠的土地添上了明亮的色彩,也为徐文国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盼头。
“每当看见林带越来越大,草越来越绿,就觉得自己没有白受苦,这也是我最自豪的事。”徐文国指着远处阳光照耀下的排排树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徐文国为家乡人民带来的财富,永昌县东寨镇党委书记杨永平说:“徐文国种植的这片公益林,对东寨镇区域环境的改善发挥着积极作用。他能一直坚守在这里,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着一个党员的初心,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家乡添绿,改善家乡的环境,值得我们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徐文国长期致力于植树造林,让荒地变成绿洲的行动,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肯定。自2011年起,他先后被中央、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家庭”“甘肃省最美低碳环保家庭”“甘肃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今年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在诸多荣誉和奖励面前,徐文国只是微微一笑,他说:“人活着,总得干点啥,我只是干了一些应该干的事,下一步我将继续用汗水坚守初心,把这片林子种好、管好,让生存环境越来越美,推动荒地播绿事业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真正造福子孙后代。”(金昌日报记者 刘海燕)
相关新闻
- 2019-10-17愿做孕育种子的泥土——记“金昌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左改玲
- 2019-07-04【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行进在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 ——金昌市100名干部在宕昌县、通渭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 2019-04-29恪于职守 甘于奉献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制网车间班长高晓龙
- 2019-04-23二〇一八年“中国好人榜”好人、第六届金昌市道德模范代桂芬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