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顺宝: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记者 陈丽
金秋时节,陇中大地五谷流金,果蔬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秋高气爽,对蔬菜生长、采摘都极为有利,现在是秋季蔬菜上市的高峰期。”初见成顺宝,他正在安定区八宝家庭农场一边忙着收获成熟的甘蓝,一边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家采摘、装袋、称重。 一亩菜,十亩粮。成顺宝的八宝家庭农场去年靠种菜和养殖收入40多万元。
成顺宝家住安定区高峰乡牌坊村,这里海拔2500多米,年平均气温不到5摄氏度。过去,牌坊村靠山山穷,靠水水浑,一半的土地是陡坡地。
6年前,成顺宝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经的艰辛,成顺宝记得清清楚楚,老人年迈,孩子年幼,家中常年患病卧床的兄长需要人照顾,出门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不现实,全家六口人靠种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所得的微薄收入度日,日子过得不能再紧巴了。
受够了贫困的桎梏,摘掉穷帽、拔掉穷根,便成了成顺宝的夙愿。有一年农闲时节,他到附近的内官营镇这个蔬菜种植大镇打工,看到普通农用三轮车能装大约1500公斤甘蓝菜,行情好时一车可卖到3000多元,这让他一下子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成顺宝惊喜地发现,高峰乡和内官营镇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资源禀赋几乎没有差异。“我们村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适合发展蔬菜产业。唯一的困难就是缺水,但是土壤保湿保墒效果好,一定能想到好的办法。千难万难,也要闯,也要干!”带着这股不服输的心气儿, 他在背菜、装菜的间隙“偷师学艺”,摸索种菜的门道。
蔬菜种植是改变成顺宝家贫穷状态的“破冰石”。2013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春风吹来,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他在牌坊村率先种植蔬菜,开创了高峰乡种植蔬菜的先河。
万事开头难,平田整地、育苗就是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成顺宝说,乡上积极与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接,相关专家先后3次上门指导,才顺利完成了种植。当年市场行情较好,成顺宝家的收入较往年翻了一番。
不甘于现状,人才有奔头。2014年他又流转了30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当年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
成顺宝种植蔬菜有自己的“秘诀”, 那就是学技术、下苦力。
牌坊村降水偏少,为了充分利用降水,他想出了在田间地头挖蓄水池的办法,满足了灌溉需求,降低了成本。
他抓住省农科院在村里开展“一亩试验田”项目的机遇,一有空就往试验田跑,一遍遍向省农科院专家和科技人员请教,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在他的蔬菜种植基地定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从资金到技术,党和政府都给了我巨大的支持,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成顺宝说。
2015年,在乡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安定区八宝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全面推广机械化耕作技术,实现了从露天点种到设施育苗的标准化种植的转变。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现在党和政府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实干、苦干,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成顺宝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去年,他流转土地130亩,种植甘蓝、散花等蔬菜45亩,马铃薯30亩,其他农作物55亩,养殖牛、羊、猪等20头只,年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成为高峰乡有名的致富能手。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成顺宝的脑海中。怎么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成顺宝认为,首先要打破群众的传统思维,不能单打独斗,抱团发展天地宽。
“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成顺宝经常奔走在田间地头,引导贫困户和种植户要转变观念,依靠科技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同时毫不保留地传授防治措施和种植经验。
家庭农场成立后,他主动吸纳15户贫困户加入家庭农场,带动大家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农场年销售额达到60万元以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吸纳贫困户入股,流转贫困户闲置土地70多亩,户均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分红1000元。
在蔬菜上市季节,他优先接纳无就业渠道的贫困户到农场季节性务工,使贫困户分得“股金”的同时获得“薪金”,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一份土地实现了土地、分红和劳务三重收益,乡亲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间追溯到2013年,当年牌坊村只有3户种植蔬菜,共计10亩,今年全村178户种植2500亩,牌坊村跑出了脱贫新速度。去年底,牌坊村实现整村摘帽脱贫。
如今的成顺宝,底气更加充足、激情更加高涨、斗志更加昂扬。他期待通过自己的带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利润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致富更多乡亲。
相关新闻
- 2019-11-05定西:市区面山绿化 护了生态美了家园
- 2019-11-05定西临洮:抓实问题整改提升主题教育实效
- 2019-11-05定西农民种草脱贫记
- 2019-11-05定西漳县:突出“四个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