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戈壁滩广育南北果蔬 建全国和中西亚"菜篮子"
原标题:甘肃酒泉戈壁滩广育南北果蔬 建全国和中西亚"菜篮子"
图为12月8日,酒泉戈壁滩上一座座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着嵌入周边皑皑白雪中,高空俯瞰尤为壮观。 杨艳敏 摄
中新网甘肃酒泉12月9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12月初,连续降雪降温使得甘肃酒泉市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几度,寒风刺骨的戈壁荒滩上一座座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着嵌入周边皑皑白雪中,高空俯瞰尤为壮观。与冰雪世界一帘之隔的大棚内,长势旺盛的各类南北果蔬呈现出“满园春色”。
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东西长约680公里,占丝绸之路总长的十分之一。因拥有极好的光热水土条件,其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全国最具优势的良种繁育基地和外贸制种基地。
近些年来,如火如荼的戈壁农业打破了地处大漠戈壁包围之中的酒泉长期“风吹石头跑,压根不长草”“靠天吃饭,买菜做饭”的生动写照,不仅充实了农户的“钱袋子”,还不断丰富了当地民众的“菜篮子”,各类果蔬开始酝酿走上“世界餐桌”。
图为12月8日,与冰雪世界一帘之隔的日光温室大棚内,长势旺盛的各类果蔬呈现出“满园春色”。 杨艳敏 摄
戈壁农业实现“南果北移”助农增收
今年冬天,32岁的丁海三年前栽植的柠檬树终于迎来了挂果期,大棚内弥漫着果实成熟的芳香。自2012年从事戈壁生态农业以来,他如今已拥有100多座这样的大棚,其中有30多座大棚用来种植无花果、火龙果、香蕉、木瓜、杨桃、杨梅等几十种热带水果。
“‘南果北移’到这里,由于病害减少,品质更佳,一年四季分时段都有采摘,很受消费者青睐。”丁海告诉中新网记者,棚内温度湿度控制好,病害特别少,完全达到绿色无公害的标准。这些热带水果往往在周边地区就被“抢购一空”,除了网络销售外,还有不少游客专程驾车前来体验采摘过程的乐趣。
47岁的闫生军经营温室大棚已有10年时间,他目睹了从最初土夯式简易大棚,到如今钢结构的智能大棚的一次次革新之路。“再也不为大风雪、沙尘暴等极端恶劣天气带来的伤害担惊受怕。”他说,种植大棚的农户不仅收入趋于稳定,而且滴灌、增温保暖等设施让整个劳作流程越来越省心省力。
“一个普通大棚一年约有三四万元的收入,而且在家门口可以挣钱顾家两不误。”闫生军对于这种戈壁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赞不绝口。他说,以前发愁的蔬菜销路将来也不再是问题,今年已经有种植订单,这比起过去“根据市场需求而种植”的心理预判要踏实不少。
“冬天的戈壁滩上天寒地冻,过去基本都是土豆、萝卜、白菜这些为主,像辣椒、番瓜、西红柿等绝大多数的蔬菜都很稀缺,从外地运输过来价格特别高。”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镇长杨国晓告诉中新网记者,从2008年以后,酒泉市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产业,首先解决了冬天吃菜问题,丰富了民众的餐桌。
“所有夏天在南方能吃到的蔬菜,现在冬天的酒泉全部都能吃得到,而且最主要的是价格都降了下来。”杨国晓表示,相比外地露天传统种植,温室大棚里生产的蔬菜品相更好,而且耐储运,比如西红柿存储十几二十天没有任何问题,口感也更佳,不使用化肥农药种植出来的还有“小时候的味道”。
图为12月8日,农户在温室大棚内忙碌。 杨艳敏 摄
打造面向全国和中西亚的“菜篮子”
“今年以来,大棚里有一些蔬菜已完全达到供港蔬菜的标准。”杨国晓介绍说,下一步,当地蔬菜将“东进西出”,即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运抵中西亚国家,开拓当地市场;另外通过南下通道到广西,并进入东南亚市场。
不久前,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甘肃全省乡村振兴推进会上作为“典型”进行了交流发言。
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安疆8日接受媒体专访时称,酒泉将坚持把戈壁生态农业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突破口,瞄准高效节水绿色发展方向,探索利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积极培育不占耕地、高效节水、绿色健康的戈壁生态现代农业。
目前,酒泉市已经制定了全市戈壁生态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出台了土地、节水、资金扶持等七个方面的支持政策。
据统计,今年酒泉新建戈壁生态农业3.8万亩,总面积达到5.5万亩,每亩收入可达6至8万元,人均来自戈壁农业的可支配收入35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6%,戈壁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张安疆说,酒泉“戈壁雪润”地域公用品牌影响不断扩大,与上海江桥、广州江南、北京新发地等大型市场开展农产品产销合作,协调开通了中新南向通道酒泉洋葱专列,戈壁农业已成为酒泉市绿色崛起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后将坚持以节水高效、绿色有机、戈壁品牌为引领,依托肃州区、敦煌市两个国家级和玉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大平台,着力打造“一个基地、五大产业””张安疆解释说,即打造面向全国和中西亚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提升高效蔬菜、现代制种、名优林果、特色中药材、草食畜牧业五大优势产业。
张安疆表示,力争到2022年,酒泉将建成戈壁设施农业20万亩,发展高效蔬菜80万亩、现代制种60万亩、优质林果50万亩、特色中药材50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达到800万头(只),带动实现农业增加值12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以现代农业的壮大发展支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 甘肃酒泉戈壁滩广育南北果蔬 建全国和中西亚"菜篮子"
- 林铎在东乡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牢记使命加油干 强化担当促脱贫 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 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 甘肃原创电影《丢羊》 首摘“华表”实现“零突破”
- 【三年决战奔小康】精准识别 规范就诊——甘肃省明确健康扶贫相关政策
- 唐仁健在宕昌县合作社控股富民公司带贫模式汇报会上强调:用好合作社控股富民公司带贫的“宕昌模式” 不断创新思路机制举措 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 深圳民航机场实业公司与天水华昌成功签约 将注资“天水欢乐城”项目建设(图)
- 【改革开放40年·人物】何军海:观念更新 让学生们通过教育感受美好(组图)
- 【改革开放40年·活动】乘着歌声的翅膀 感受嘉峪关40年精彩蝶变(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