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精神之钙 增造血机能—庆阳镇原县创新实施“文化双扶”工程助力扶志扶智
原标题:补精神之钙 增造血机能
——镇原县创新实施“文化双扶”工程助力扶志扶智
本报记者 涂文奎 通讯员 王 瑾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中补齐“精神短板”的重要批示精神,镇原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着眼“精神扶贫”,想方设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摒弃“等、靠、要”思想,把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引导鼓励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树立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志气,激发内生发展能力和动力。
号角声起,尽锐出战。镇原宣传文化系统也结合自身优势,通过理论宣讲扶思想、文化浸润扶精神,创新实施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文化双扶”工程,充分发挥文化骨干力量,争展新时代担当与作为。在实施“文化双扶”工程中,镇原县充分利用“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两个“国字号”招牌,借力“文化大县”优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助推贫困群众改变落后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致富本领、提高满意程度,力争形成“懒惰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和“村要整洁、户要干净、人要勤劳、心要感恩”的农村新风尚,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发动文化大军 显担当展作为
作为深度贫困县的镇原,正向着“整县摘帽”全力冲刺。但由于长期的贫困,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的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把争当“贫困户”、争当“低保户”当作是一种光荣。
群众思想不“脱贫”,积极性不高,仅靠外力推动,脱贫攻坚就难以形成合力。镇原县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主动作为,创新实施“文化双扶”模式,依托“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这个平台,结合群众会、道德讲堂等活动,组建40多个宣讲小分队,出动一批能说会道的骨干教师、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接地气的“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一支支宣讲队伍,走进乡镇村组、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群众送政策、送信心、送斗志,倡导移风易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教育,通过讲政策暖民心、讲典型鼓斗志、送技能添活力等方式,全力营造广大干部群众依靠自己、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良好氛围。解决了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实现了由“口袋扶贫”向“脑袋扶贫”的转变。
唱正气歌,说新变化,讲好政策……镇原县数千名“文化大军”出动,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不仅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更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事业汇聚起一股强劲的精神动力。
开展“志智”双扶 增动力强能力
镇原县推动“文化双扶”工程,通过营造脱贫攻坚宣传氛围,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抓好宣讲、农技、文艺三支队伍建设,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自强教育。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远程教育课堂”、流动文化车、流动图书车等平台,常态化、持续性、全覆盖开展脱贫政策、文明新风、习惯养成、自力更生等素质教育。“镇原发布”、镇原县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等县属主要媒体开设“精神扶贫”专栏,从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引领三个方面入手,实施“志气扶贫”,着力破解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清、志气不足导致的“不敢脱贫”等突出问题,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
同时,集中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六评一创”等创建活动,出台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指导意见》《规范婚嫁彩礼和丧葬活动的意见》《关于敦促赡养人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通告》,深入开展抵制高价彩礼、推动婚俗改革、弘扬文明新风等专项活动,评选了一批乡贤、最美扶贫人等各类典型,打造了好人榜、道德红黑榜,树立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引导贫困群众懂感恩、明礼仪、知奋进。
增动力,还要强能力。该县在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宣讲活动的同时,还围绕草畜、瓜菜、苹果、劳务、中药材、万寿菊、小杂粮、文冠果、乡村旅游等特色富民产业,依托党校职教资源、定点机构、龙头企业,全面整合人社、就业、农技等相关部门培训资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而异,“定制化”“菜单式”培训贫困群众,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和产业基地点对点、面对面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让群众尤其是新发展产业贫困户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和技术,增强群众的致富本领,实现了培训一人减贫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提振实干精神 构筑文化高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近年来,镇原县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按照“深挖、厚培、融合、滋养”的思路,积极探索实践“文化镇原”建设的新路子新载体,通过充分调研、座谈交流,反复征求意见建议,制定出台了《“文化镇原”建设若干意见》,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文化强县”目标实现提供了纲领性遵循。
与此同时,该县持续推进“文化双扶”工程,深入各乡镇、贫困村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戏曲公演、“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进万家、周末喜相逢、农民运动会、万人长跑、校园艺术节等文体活动,促使群众性文化活动实现活动主体由少数人员向广大群众转变,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立足文化乐民,以不断满足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宗旨,搭建“百姓大舞台”,开展大家唱、大家演、大家看、大家享、大家乐形式的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舞台农民唱主角,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县乡村重点区域和机关单位建办宣传专栏,城区主要街道、广场、学校、出境路口、车站超市等区域设立固定宣传牌、悬挂标语,进行广泛宣传。利用乡村舞台、文化广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播放公益广告、绘制文化墙,进行重点宣传。县域范围内“有墙就有画、有画便是景”,全方位展现了镇原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悠久文化和群众精神风貌。
新风新尚新气象。镇原县大力推行“文化双扶”工程,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脱贫攻坚、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切实提升了农民精神风貌,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关新闻
- 2018-12-03庆阳华池举办中国(南梁)红色之路·长征赛
- 2018-12-03【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 让庆阳香包香飘世界
- 2018-11-30为转型跨越发展凝聚“第一资源”——庆阳西峰区“人才强区”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 2018-11-29庆阳庆城:我给大山“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