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脱贫新路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甘肃东乡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 走进新时代】
家门口的脱贫新路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东乡
“企业建在家门口,挣钱就在村里头。”说起“扶贫车间”,一些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正是这些“小车间”,撬动了“大扶贫”,实现了贫困群众顾家挣钱“两不误”的脱贫梦想。
12月1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东乡族自治县,实地感受“扶贫车间”给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时值初冬,尽管室外寒气袭人,但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的“扶贫车间”里却暖意融融。走进“车间”,只见一个个小巧精致、花样繁多的油馃馃摆在展台上,十多名妇女正在生产区紧张有序地工作,忙碌的场景和普通工厂的生产车间并无二致。
“多亏村里建了‘扶贫车间’,让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又兼顾了地里的农活。”正在忙碌的贫困户马热则也说。
马热则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40多岁,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一个孙女。由于结婚较早,也没什么文化,为了照顾家人,她放弃了外出打工的计划,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今年4月,村里的“扶贫车间”建成了,村里的帮扶队和县妇联找到了她,动员她去上班。马热则也是位炸油馃馃的“能手”,经过专门培训,她现在每天能挣100元左右。
马阿英舍是布楞沟村二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8口人,生活十分拮据。村里建成“扶贫车间”后,她积极加入,“我现在每月能挣到三千元左右,还能照顾上老人小孩”。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车间,也暖暖地照在马热则也、马阿英舍和其他忙碌的妇女脸上。采访时,大家总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这间“扶贫车间”入驻企业的负责人马娟。
马娟是东乡县锁南镇人,研究生毕业后,许多同学都在大城市找工作,而她选择了返乡创业。她发现东乡油馃馃这种民族传统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却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产业链,在色泽、口感、规格和包装上还没有得到深度挖掘,于是萌生了打造全新“东乡油馃馃”品牌的念头。今年4月中旬,在县妇联、扶贫办等部门的牵线搭桥和帮助下,马娟和她的甘肃伊禾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布楞沟村“扶贫车间”,吸纳了村里20多名妇女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目前这些妇女平均月收入达1800-3000元。
闯出一片蓝天,带动一方乡邻。今年9月,马娟带了布楞沟“扶贫车间”产的油馃馃,来到广东参加东西扶贫协作“贫困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相关的商业洽谈活动,她的一番话语惊四座——她说:“人,要像油馃馃一样,从一粒麦子经过无数道工序,经历油炸的高温磨难,才会最终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我要带着我的乡亲在家门口挣钱,让他们的生活闪烁出油馃馃的金黄色泽。”在今年的敦煌文博会上,马娟与北京、江苏等地客商签下了340万元的大订单。如今,马娟在东乡县委、县政府的帮扶下,已经拥有了布楞沟“扶贫车间”等三个油馃馃生产基地,每月可生产油馃馃14万斤。
扶贫车间建村头,贫困群众笑开颜。高山乡党委书记马海明告诉记者:“‘扶贫车间’不仅让留守农村的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找到了增收的渠道,还吸引了返乡创业者和致富带头人,山沟里的人气慢慢聚起来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思想大转变,“输血”变“造血”,“扶贫车间”找准了“病症”、开对了“药方”。
据了解,东乡县24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分布在梁峁深山,人多地少、环境封闭,脱贫难度大。近年来,东乡县积极抢抓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产业扶贫和创业就业作为根本之策和长远之举,经过实践探索和反复尝试,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该县历史和现实条件的产业扶贫载体——“扶贫车间”。
扶贫“药方”找对了,应当怎样“服用”,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东乡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东乡县按照“政府建设、企业运作、群众增收”的建设思路,坚持“群众搬到哪里,‘扶贫车间’就建到哪里;哪里人口集中,‘扶贫车间’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努力做到凡是易地搬迁点就有“扶贫车间”配套,确保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同时把“扶贫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让广大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妇女,不用离家就能打工,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最大程度地引导群众勤劳致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在项目选择上,东乡县坚持哪个项目合适,就建哪类“扶贫车间”的原则,目前已建设运营了传统“洋(芋)羊”产业、校服和布鞋加工、三泡台和油馃馃等项目“扶贫车间”18个,已就业789人,正在建设40个,全部建成后可就近吸纳2000多名劳动力就业,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扶贫车间”全覆盖。(记者 徐锦涛)
相关新闻
- 2018-11-28临夏东乡落实帮扶资金达2.65亿元
- 2018-11-28临夏东乡落实帮扶资金达2.65亿元
- 2018-11-13临夏东乡:电商扶贫催开致富花
- 2018-11-06临夏东乡:创新产业模式促进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