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破解交通瓶颈!平凉积极推进高铁建设 未来一半年就会有眉目——访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图)
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甘肃网11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 文/图)“交通问题是制约平凉发展的瓶颈。目前,公路网的搭建已经基本完善,接下来就是建设高铁和机场的问题。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多次与国家发改委和铁路总公司对接,可以说平凉通高铁的问题,在未来一半年内就会有眉目。”23日上午,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表示,在不远的将来,平凉将彻底告别不通高铁的世代。
当日上午,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平凉,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王奋彦接受中央及省属媒体联合采访。
不通高铁,没有机场,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回答记者关心的如何破解平凉交通瓶颈问题时,王奋彦表示,高铁是平凉市目前主攻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我们多次与国家发改委和铁路总公司对接,并于今年4月邀请铁路总公司负责人在平凉召开座谈会,确定了从庆阳往平凉衔接高铁的总体思路。可以说平凉通高铁的问题,在未来一半年内就会有眉目。关于机场的问题,我们也正在和有关部门协调。
关于产业扶贫的发展情况,王奋彦表示,富民增收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发展上去了,脱贫就只是时间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平凉市确定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在积极发展传统的果产业、牛产业和劳务产业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全市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对于媒体关心的平凉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设想,王奋彦介绍说,近年来,平凉市重点打造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关山三个大景区,并依托这三个大景区形成的钻石线路,每年吸引海内外大批游客来平凉旅游,今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了2000万人次。除过这三个大景区,平凉还有遍布7县(区)的民俗文化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乡村旅游资源,建成有泾川凤凰村、华亭大南裕村、庄浪上寨村等3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王奋彦表示,文化旅游已被平凉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首位产业,今后将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目标,继续全力打造好“问道崆峒·养生平凉”这一文化旅游品牌,继续挖掘崆峒道源文化、西王母寻根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针灸文化、黄土农耕文化特色资源,进一步理顺大景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各类战略投资和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开发,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成一些乡村旅游专业村,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对于平凉市招商引资的优势以及重点领域,王奋彦介绍说,平凉市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中转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积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手续办理实行“全程代办”和“保姆”式服务,并建立一名市级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方案的“三个一”领导包抓责任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量身定做扶持政策,做到“有多好的项目就给多大的优惠”。
王奋彦表示,下一步,平凉将重点在能源综合利用、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养生、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六大领域招商引项目。
相关新闻
- 2018-11-23【改革开放40年】静宁县治平镇:苹果变成“脱贫果” 胡家塬上树样板(图)
- 2018-11-23【改革开放40年】甘肃静宁:职业教育“嫁接”特色产业 走出精准扶贫新路子(图)
- 2018-11-23图解|【改革开放40年】甘肃省国际货运班列助力“一带一路”加速度
- 2018-11-22【改革开放40年】会宁二中:应届升学率21年全县第一 铸就名校“优秀生源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