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壮美黄河行生态新甘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0平方公里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全国树榜样

18-09-19 21:22 来源:每日甘肃网 编辑:杨瑞

  原标题:【壮美黄河行生态新甘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0平方公里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全国树榜样

  安定区李家堡镇苏家岔村层层梯田美如画。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摄

  每日甘肃网9月18日讯(记者 金奉乾)以前,只要提起定西安定区,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这样一些词——干旱少雨,水土流失,生态酷劣,贫困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许多前来考察的外国专家曾说:能够在这里生存,简直是一个奇迹!然而,穷则思变,变则思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经过50多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安定区建成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代表流域,使全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9月18日下午,被誉为“感动旱塬第一人”的刘玉秀老人向记者们讲述了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几十年来战天斗地、兴建梯田的伟大历程。她说,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历史。

  九月的陇中大地,处处充满丰收的景象。黄土塬畔的层层梯田间,成片的玉米待收在即,勤劳的农民正在田间挖马铃薯和柴胡,山腰旮旯里的农舍炊烟袅袅……安定区水土保持局副局长李继忠说:“眼前的秀美秋景,让人思绪万千。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甘肃省安定区东河项目区2013-2017年共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57平方公里,提高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有效的巩固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了马铃薯、劳务、畜草和蔬菜高效农业的发展。”

  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是一个具有历史符号意义的山村,它是中国扶贫开发的桥头堡和试验田,它的历史就是中国腾飞巨变的缩影。在结束了李家堡镇苏家岔村的采访后,记者们乘坐中巴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坐落在山腰间的大坪村终于露出了她美丽的容颜:平整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砖瓦房,设施完善的健身场,以及“扎根”在远处田埂上的20多座蔬菜大棚。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惊叹不已。

  据介绍,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辖12镇7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1万人。这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年土壤侵蚀模数564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为2052万吨。全区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以上。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区)之一。

  过去的安定区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地方,“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和“住的土窑洞、吃的救济粮、穿的黄衣裳”曾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百姓广种薄收和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坪村党总支书记康耀伟介绍村子发展规划。

  “要了解安定区几十年来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情况,眼前的大坪村就是最好的回答。”安定区水土保持科技展览馆讲解员说,不看历史,就很难了解大坪村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巨变。展馆里展出的1979年国务院颁发的嘉奖令、奖励证书及珍贵史料,有力地证明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坪人“战天斗地、改土造田”的伟大创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历了艰辛探索、综合治理、创新提升三个阶段,创立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和“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明显提高,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展馆里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细的文字记录,一件件陈旧的实物展品,诉说着那段艰苦的岁月和奋斗的豪情。

  今年71岁的刘玉秀老人至今还担任着大坪村党总支副书记,尽管有些耳背,但是她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段热血沸腾的经历。当时在一无技术、二无机械的情况下,大坪村党员、干部带头,男女老少齐参战,靠背背肩挑,修梯田、兴水利,拉开了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序幕,涌现出了一大批“常年基建队”、“民兵突击队”、“铁姑娘队”等先进典型。

  “那时候我很年轻,有力气,干劲大,是‘铁姑娘队’的成员。记得在冬天里,为了防止地面被冻结,晚上我们在马灯照耀下轮换挖土。如今大坪村的大部分梯田,都是我们那一代人扛着铁锹、?头修建的,以前陡峭的坡洼地,都变成了现在的层层梯田。”刘玉秀老人兴致勃勃地说,“把耕种了一辈子的梯田撂荒确实很可惜,我们每年都种些玉米、胡麻、马铃薯,女儿们也经常过来给我们帮忙。”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她还是闲不住,心思总是在梯田里。

  今年46岁的马淑琴已经“荣升”为奶奶,她怀抱小孙女,领着大孙女在大坪村健身场上悠闲地散步,因为连日降雨,地里很泥泞,原本收割农作物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推延。“儿子儿媳在定西市做水产小生意,我丈夫在城里的幼儿园看大门,每月能挣2400多元,我一个人在家里带孩子。我家里有20多亩地,都是平整的梯田,种有玉米、胡麻和马铃薯,日子过得很幸福。”

  “老一辈人用青春和汗水战天斗地,兴修梯田,修复生态,这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如今,大坪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们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砖瓦房,吃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动力电,穿的是新衣服,约30%的家庭都买了小轿车。下一步,村里计划搞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准备建5座塘坝做垂钓园,还有采摘园,农家乐……”大坪村党总支书记康耀伟说,大坪村不仅有自豪的过去,更有灿烂的明天。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50多年来,安定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实现了由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向大示范区建设转变,由单一型治理向防治结合转变,由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转变,由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并重转变,由分散型治理向全社会参与转变的“五个转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截止2017年底,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0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187万亩,营造水保林141万亩,种草留床57万亩,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55座、小型拦蓄工程1.08万座、集雨水窖19.2万眼,通过重点治理并通过国家验收的小流域155条,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7.7%,林草覆盖率达到36.3%,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64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234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052万吨下降到现在的852万吨,土壤侵蚀量减少59%,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的目标。安定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黄河流域及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开国家水土保持与国际间合作交流先河。安定区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省级优秀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县)”等荣誉称号。

精彩推荐

  •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文化展览开展 32个展览项目邀您共赏文化盛宴(组图)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文化展览开展 32个展览项目邀您共赏文化盛宴(组图)
  • 图解 | 网络套路深似海 这些干货记明白 图解 | 网络套路深似海 这些干货记明白
  • 【兰大二院学术巡礼专题报道二】图片新闻 【兰大二院学术巡礼专题报道二】图片新闻
  • 【健康报】丰厚人文筑底蕴 凝聚人心促发展——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文化建设纪实 【健康报】丰厚人文筑底蕴 凝聚人心促发展——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文化建设纪实
  • 兰大二院成为西北地区首家RNAO BPSO合作项目签约医院 兰大二院成为西北地区首家RNAO BPSO合作项目签约医院
  • 【新华社】“问诊”就医三大热点——专访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琛 【新华社】“问诊”就医三大热点——专访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王琛
  • 张掖:传承千年“土月饼” 风味独特迎中秋 张掖:传承千年“土月饼” 风味独特迎中秋
  • 张掖土月饼上市迎中秋 物美价廉深受市民欢迎 张掖土月饼上市迎中秋 物美价廉深受市民欢迎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迎接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临夏准备好
2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主
3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藻井
4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5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初唐舞乐
6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乐
7   李荣灿在调研北环路滑坡情况时强调:争
8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北魏药叉
9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中唐舞乐
10   【史敦宇敦煌壁画复原精品展】晚唐舞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