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建成新家园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移民的幸福生活
原标题:十年建成新家园——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移民的幸福生活
卓尼县洮砚乡纳儿村纳儿社部分村民合影(2008年)。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村二组部分村民合影(2018年)。
李新荣老人对照着当年本报刊发的照片给出生在瓜州的曾孙讲述卓尼县老家的故事。
卓尼县洮砚乡纳儿村纳儿社村民卢保林(左)一家合影(2008年)。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村二组村民卢保林(左)一家合影(儿子在外地上大学)(2018年)。
卓尼县洮砚乡纳儿村纳儿社(2008年)。
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村(2018年)。
“十年后我会去看你们。”正因为当初的一个承诺,作为2008年我省引洮工程九甸峡外迁移民的见证者,初秋的一天,记者前往瓜州,踏上十年后回访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之路。
出瓜州城向西南方向行驶25公里便是此行采访的目的地——广至藏族乡。广至,取自瓜州古县名,2008年10月28日乡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全乡辖卓园村、卓尼村、洮砚村、新堡村、岷县村、临潭村等6个行政村,共安置甘南州卓尼县、临潭县,定西市岷县的3个县7个乡23个行政村的1936户9193人,村名多取自迁出县地名,表达了移民群众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
清晨6点,卓园村的张成娥已在门前的广场上开始晾晒自家产的黑枸杞。她穿着平展的碎花衬衣,再加一条红裤子,比十年前洋气了许多。一看见记者,她放下手中的耙子高兴地说:“村里的微信群已经通知了你要来给我们拍合影的消息”。
岷县村村民陈军开着自己的微型面包车穿梭在广至藏族乡各个村的田间地头和温室大棚,在出售农药的同时义务为群众讲解病虫害防治常识。陈军性格开朗,主动和记者攀谈起来。他说,来瓜州这10年,家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当初的不适应到适应,从什么也不会干再到棉花、枸杞、蔬菜温棚种植等样样拿手。如今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就业,自己做的小生意每年也有2万多元的收入,小日子过得舒坦着哩。
新堡村村民芦满财说:“我家屋顶有一个‘大存折’,不出力不出工,屋顶的光伏板太阳一照,就有钱。”
“像芦满财这样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电板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去年,我们新堡村筛选了200户贫困户,每户在屋顶安装3千瓦光伏电板,采取全额上网的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每户每年可获得发电收益3000元以上,受益期限长达20年。”新堡村党总支书记陈兴林介绍。
在广至藏族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鑫红蔬菜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徐安财正在忙碌着查看蔬菜长势。盛夏时节,示范园内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今年,徐安财与深圳市百果园科技公司合作种植流星瓜70余棚,远销到了日本、韩国。
广至藏族乡党政办公室主任藏族干部杨德庆是来自卓尼县的移民,搬迁时还在上大学,2010年他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广至藏族乡人民政府一名公务员,他见证和参与了广至乡的发展变化历程。他用两组数据向记者介绍了广至乡十年的变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860元增长到去年的8650元,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69.6%降至2.28%,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记者在卓园村二组如约见到了当年移民时的“钉子户”——现今80多岁的李新荣老人。当四只手握在一起的瞬间,我们各自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老人当年难舍家园,拒绝搬迁的情景再一次浮现在记者眼前。“让你笑话了,我当年拖了孩子们的后腿。”说起当年的事儿,老人很是不好意思。移民到广至十年来,老人不但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而且还学会了农作物种植,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到我家的棉花地里看看去……”老人颇为得意地招呼着记者。
建乡以来,广至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戈壁日光温室产业,今年投资3000万元,新建日光温室223座,全乡日光温室规模累计达到853座。扶持引导广鑫源、鑫红、旺兴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到戈壁农业“三变”改革试点,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日光温室,目前已有120户温室种植户享受到分红收益,收益资金达到25.2万元,日光温室成了移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驱车离开时,晚霞染红了天际。在村委会整齐干净的广场上,孩子们正在尽情玩耍,享受暑假的快乐;吃完晚饭的村民也伴着轻松的舞曲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伴着余晖,飘向远方……
本报记者吕亚龙
【记者手记】
十年前采访结束时,看着乡亲们乘坐大巴车远离的背影,我对九甸峡库区移民的生活心存一份担忧,安土重迁,乡亲们能否适应那里的新生活?
十年后,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村通组的水泥路宽阔笔直,宽敞干净的住房整齐排列,防风林带郁郁葱葱,高标准日光温室鳞次栉比。他们不但学会了种植棉花、枸杞,学会了温棚种植,还学会了利用互联网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销售到大江南北,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采访中,记者欣喜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在村头嬉戏;采摘枸杞的妇女面带喜悦;就连搭建温棚的大哥在吼一嗓子花儿后,也会开心大笑……在平整干净的柏油村道上总能看到时不时有村民微笑着相互打招呼,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令人欣慰的笑容。这份笑容,定格在镜头中,更萦绕在我的心头。
“再一个十年再见。”当我离开时,乡亲们拉着我的手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从他们期许的目光里,从他们写在脸上的笑容里,我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吕亚龙
相关新闻
- 2018-09-12酒泉瓜州县:大型机械在苜蓿地作业(图)
- 2018-09-12脱贫路上一户不漏一个不少——酒泉瓜州县32412名贫困群众全面脱贫
- 2018-09-12由“窄”变“宽”由“通”向“好”——酒泉瓜州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纪实(图)
- 2018-09-12酒泉市瓜州县32412名贫困群众全面脱贫(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