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民勤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昔日荒漠变绿洲(图)
民勤县老虎口大规模综合治沙造林示范区
“凉州风月美,青青缘塞树。”武威,处于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南部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的“天然水库”和“生命线”,是黄河支流的重要水源地。
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武威生态环境局部治理好转,但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南部祁连山雪线上升、冰川消退,北部荒漠化、沙漠化危害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干旱和盐碱化加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市荒漠化土地3262.8万亩,沙漠化土地2289万亩,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5.5%、45.9%,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271万亩,风沙线长达654公里,有37个乡镇45万人和143万亩土地处于风沙前沿,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民勤县老虎口大规模综合治沙造林示范区
武威市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是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地带,生态区位极为特殊。针对民勤县荒漠化严重这一现象,武威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治理,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组织实施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持之以恒地开展生态治理。
民勤历史上,胡杨在旧河道两旁均有分布。上世纪末期,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胡杨分布逐年减少。为积极探索干旱荒漠区胡杨林营造技术和模式,丰富和恢复胡杨生态景观,民勤县结合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模式,依托武威市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民勤石羊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规划从2015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民武公路两侧、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东侧打造万亩胡杨人工林,总规模1万亩。为了节约水资源,万亩胡杨人工林全部采用低压管道输水小管出流的形式进行灌溉,节水率达40%。目前,胡杨成活保存率达90%以上,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人工胡杨林。
民勤县万亩胡杨人工林旁鲜花盛开
“老虎口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沙漠面积达17万亩,区内沙源深广,沙丘星罗棋布,严重威胁着沿线5个镇、18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2008年,民勤县启动实施了老虎口大规模治理工程,历时2年,完成“沙障+梭梭”模式工程压沙造林10万亩,滩地造林4.6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2.4万亩,建成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0.2万亩,试验示范稻草、土工编织袋、黏土、尼龙网、卵石、玉米秸秆、生态草垫等沙障设置技术9项,治理区植被覆盖率达到36%,沙丘顶部土壤结皮初步形成,周边生态逐步恢复。”民勤县林业局局长杨青文说道。
多年来,民勤人民以“寸草遮丈风”的勇气,固守风沙线,与风沙作斗争,积累了筑土墙、柴草插风墙,创造了燕翅形、行列式、品字形等风墙,以及被著名科学家竺可祯命名为“民勤模式”的薛百乡宋和村“母亲抱娃娃”治沙模式。而民勤也形成了“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防沙治沙精神,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网记者 刘昱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8-09-11牧歌唱响绿色名县 定西漳县特色养殖走出生态致富新路子
- 2018-09-11兰州新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谱写旅游新蓝图(图)
- 2018-09-10全国主流媒体聚焦“丝路明珠·生态张掖” 新闻采访活动在张掖举行(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