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脱贫攻坚看甘肃|小陇航拍:带你“飞越”陇原看新颜(视频+图)

18-08-30 08: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任磊

  “改革开放40年新变迁·脱贫攻坚看甘肃”2018全国百家网媒扶贫攻坚典型宣传活动全国网媒采访团自8月20起,历时7天,行程2400多公里,足迹遍布7个市州,13个深度贫困县区,40多个采访点,就甘肃省扶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展现。

  【关键词】旅游专业村

  近年来,尕秀村在成为甘南州创建的第一批“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村”后,“变身”为旅游专业村。记者了解到,有些牧家乐去年收入达13万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从业岗位的增加,让群众从牧场走向市场,从做家务走向做生意,许多群众甚至把牲畜卖掉专门从事旅游服务业,草场得到休养、生态不断改善,实现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双丰收,如今的尕秀村成了一处“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旅游村庄。

这是8月21航拍的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

  【关键词】生态文明小康村

  保障安全住房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重要组织部分。2018年,恰日村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室内外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户内人居坏境改造项目覆盖全村73户,每户补助6万元,总投资438万元,项目现已完成75%以上。如今,走进村民家内,院内整洁卫生,屋内物品摆放整齐。村内配套垃圾箱、垃圾池、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实现贫困群众“居有所安”提供了基本保障。

这是8月22航拍的甘南州碌曲县恰日村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村

  为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广河县三甲集镇从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4个山区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015年7月,启动实施了三甲集镇康家易地搬迁二期工程,目前,19栋安置楼及附属工程已基本完工,南山、黑山、小洼沟、小沟4个村的搬迁群众正在踊跃搬迁,已搬迁入住209户,正在装修311户,预计今年7月底,4个山区村将全部搬迁完毕。

这是8月20日航拍的临夏州广河县三甲集镇异地扶贫搬迁项目二期工程

  【关键词】“三变”改革试点村

  让吾道行政村位于夏河县唐尕昂乡东部、国道213线东侧的隆哇沟内,是夏河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153户737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71人。该村耕地面积3200多亩,适合中藏药材育苗和种子繁殖的土地约有2100多亩。记者了解到,2017年,让吾道行政村作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在夏河县工会的扶持下试种了30亩当归,共计收获当归22204.5斤,每斤以4.7元的价格出售,共计收入104361.15元,平均种植户纯收入5000元,试种取得了成功。

这是8月21日航拍的甘南州夏河县让吾道行政村的隆哇沟中药材种植基地

  【关键词】电商+扶贫车间

  近年来,临夏州广河县抢抓精准扶贫机遇,积极打造扶贫车间,通过“电商+扶贫车间”的模式,依托电商孵化园和电商运营中心平台,鼓励电商企业建立生产车间,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和留守妇女在加工车间务工,实现就近就业。

这是8月20日航拍的临夏州广河县扶贫车间

  【关键词】粮改饲

  从2017年开始,广河县把“粮改饲”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市场互动”的思路,扎实推进“粮改饲”各项工作,掀起了旱作农业的“二次革命”。记者了解到,通过深入实施“粮改饲”,广河县产生了大量的玉米饲草资源,为发展畜牧养殖提供了有力条件。为此,该县着眼培育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增收举措,充分利用丰富的饲草资源,坚持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均衡发展,全面推广实施基础母畜示范工程,真正使基础母畜养殖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主渠道。

这是8月20日航拍的临夏州广河县“粮改饲”试验示范点

  【关键词】林果种植扶贫

  近年来,静宁县探索推行“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扶贫新模式,建成202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5万多人。记者了解到,合作社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由合作社为果农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静宁县把苹果产业做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使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走出了合作经营、互助共赢、脱贫致富的路子,真正向实现全面脱贫步步迈进。

这是8月25日航拍的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吴庙村的德美地缘国家级苹果种苗繁育基地

  【关键词】“文化+旅游”扶贫

  近年来,西和县石堡镇包集村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本地乞巧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游玩,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记者了解到,在今年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包集村每天都要接待5000多人次的游客,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达30多万元。

这是8月24日航拍的陇南市西和县包集村。

  【关键词】蔬菜产业扶贫

  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因为漫山遍野的杏花又被当地誉为杏花村,今年以来,该村的1200座温室大棚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载体。记者了解到,大沟镇虽属旱塬山区,但土地多,草料丰富,村民可选择羊牛产业。同时,会宁举全县之力,调动各方扶贫资源在厍弆村建设了1200个蔬菜大棚,并配套建设两个集雨蓄水池,保证了大棚的滴灌用水。大棚从去年开建到今年投入生产,目前,每个棚都已产出经济效益达6000元,让村民脱贫有了产业保障。

这是航拍的白银市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蔬菜大棚。

  作者:甄春雷 张珊珊 任磊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