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2020年每千人中医院床位数达0.55张
解读我市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上)
2020年每千人中医院床位数达0.55张
日前,兰州市出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出台,指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医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医药防治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每千人口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比例逐年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药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以省市级名中医、基层名中医、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为主和“能西会中”乡村医生、农村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为补充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基本建立;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提升;中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打造出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的新局面,为健康兰州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任务
(一)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建设资金,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市中医医院创建成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各县区中医医院完成标准化建设,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成果。100%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各西医临床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6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儿科和中医妇科。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70%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2.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健全完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评审评价体系,提升市中医医院临床水平和科研能力,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强化重点专科防治网络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省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立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和应急救治工作协调机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治和综合服务能力。建立慢性病中医药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建立融入中医药内容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高危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大力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健全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藏医药诊疗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3.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支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为抓手,建设区域中西医诊疗中心,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提高重大疑难疾病、急危重症的临床疗效,带动全市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发展。鼓励西医脱产学习中医,加强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4.鼓励社会办中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专科医院和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对举办中医诊所的,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5.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云平台建设,建立基层中医药人员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的信息化系统。大力推广使用“智慧中医”开展中医药服务。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6.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在各级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立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开展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规范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和药膳等技术支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
7.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依托在兰高校、科研院所,发挥人才支撑优势,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的研发,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围绕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治疗及康复,开发以兰州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新药、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康复理疗等器械产品。鼓励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品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8.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均开设老年病科,逐步增加老年病床位,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鼓励和支持全市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托管或兴办养老机构,中医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开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药医养结合机构依法进行多点执业,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的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范围。养老机构设置的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不受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布局、数量和地点限制,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级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健康教育、免费体检等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集医疗、护理、康复、居住等为一体的养老院或康复医院。
9.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全面落实《甘肃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推进中医药与养生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针对市场需求,促进推拿按摩、美容整形、脱发治疗、拔罐药浴、温泉疗养、药膳美食、减肥等可体验、可消费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特色服务旅游系列项目,充分利用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到兰州旅游。支持社会力量,打造1至2个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医医疗服务、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园区)。
记者刘晓芳整理
相关新闻
- 2018-05-25甘肃省试点医院院长年薪制
- 2018-05-24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实现全预约模式挂号缴费 找谁看何时看患者说了算
- 2018-05-24兰州所有综合医院均设置中医临床科室
- 2018-05-24兰州市出台方案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 兰州所有综合医院均设置中医临床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