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人物】80后“老板”和老农们的“三变”故事
原标题:80后“老板”和老农们的“三变”故事
“80后”年轻老板邢爱国是安定区内官营镇万崖村人。55岁的张海军和58岁的何万全是巉口镇康家庄村人。因为“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把原本不相干的三个人变成了利益共同体。
1985年出生的邢爱国是一名工程老板,在外闯荡多年,他看到国家对农业、农村越来越重视,就把目光也转向了农村,决定在巉口镇投资建设一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体。
“咱们镇上在康家庄村规划修建了易地搬迁点,如果能把刑老板争取过来投资,让搬下来的老百姓在他那里上班,不就给搬迁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巉口镇人大主席张晓君说。在镇村两级的积极衔接下,刑爱国决定在巉口镇康家庄兴办庄园,名字就叫康庄花苑。
“过去老百姓只是把自家的地流转给老板,除了在流转企业打工,没有其他后续收入,所以这次我们就想着让老百姓变成股东,后续还能参与分红。”张晓君介绍道,“为了让当地群众受益更大,镇村两级组织村民代表考察项目的可行性和前景,让老百姓的土地变成股权,农民变成股民。”
“老板跑了咋办?”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邢爱国请来专业的评估公司对康庄温室大棚进行评估,再以低于评估价两到三成的价格反抵押给老百姓和村集体。产权明晰了,老百姓也就放心了。目前,康庄花苑一期3座联排温室、生态酒店都已建成,预计今年5月开园迎客。
“好得很,2017年的固定收益刑老板已经给我了,开园盈利了以后还有浮动收益。”张海军这次给康庄花苑入股一亩多地,每亩每年获得固定收益800元。
“我们村交通便利,年轻人不是出去打工就是自己做生意,现在还在种地的基本都是老人,像这样的土地入股形式,我们大力支持。”和张海军老人同村的张玉堂有4.5亩地,往年因为家里没人种只能免费送给亲戚朋友种,这次入股康庄花苑一亩多土地,非常高兴。
“以前自己种,没时间管理,种子都让山鸡刨光了。”一开始,何万全自家的土地并不在花苑规划区内,是他主动找到刑爱国要求入股的。花苑动工建设后,何万全就一直在工地上打工,2017年,仅劳务收入一项,他就收入4.5万元。
“我现在已经投入了1800万元了,其中村集体入股120万元。看到国家这么重视农村和农业,特别是看了今年的一号文件,更增强了我的信心,前景一定好。”邢爱国信心十足地说。
“刑老板的朋友圈天天转发的就是农业政策,成了我们镇免费的政策推广员。”张晓君算了一笔账,康庄花苑开工以来,光雇用当地劳务工就有4000多人次,支出48万余元,固定分红支出50.8万元,常年固定用工30人左右,带动作用着实不小。
“三变”改革让康家庄村焕发出无限生机,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如今,随着一个个温室大棚的建成,“80后”老板邢爱国和入股村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通讯员 易思耿)
相关新闻
- 2018-04-17【中央媒体看甘肃】牛“档案”记录贫困户脱贫事
- 2018-04-17甘肃省直30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24人 网上报名时间为4月19日至25日
- 2018-04-17【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肃民乐实施健康扶贫力阻“病根”变“穷根”
- 2018-04-17甘肃省开展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