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新时代改革的展望
原标题:甘肃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新时代改革的展望
王福生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2017年12月31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4日)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中国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7年10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40年来,我们国家成功地进行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开放,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影响世界发展的伟大历史跨越,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甘肃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以打破旧体制为特点的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探索;90年代进行了以建立新体制为特点的国有企业和宏观体制改革实践;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进行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深化改革。
1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使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大、公、纯”的传统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1978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0.84%,集体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有单位的比重为99.57%,集体单位的比重为0.43%。其他经济成分几乎为零。到2016年,在全省规模以上2106户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为1404户,占66.66%。在规上工业1565.4亿元增加值中,央企812.8亿元,占51.9%;省属国企205.1亿元,占13.1%;民营企业330.9亿元,占21.3%。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有比重为55%,民间投资为45%。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3404.37亿元,占GDP的47.6%,已成为推动甘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的生产车间和政府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经济主体。全省国企经过改革攻坚,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是“一公”“两锅”“三铁”——“一公”是企业实行国有国营,体制行政化;“两锅”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三铁”是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企业丧失了活力与效率。在改革中,国企改革经历了简政放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探索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和破产重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阶段。目前,现有的省属国企基本实现股份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正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
农村长期实行的“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被土地承包制所代替。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突破,走过了从家庭承包、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到探索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过程。现在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城乡商品流通体制从过去单一的实物调拨配给方式,转变为统一开放的市场流通体系。传统体制下的行政分配式流通方式,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调拨、统购统销,管死了流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朝着扩大市场调节作用和范围的方向,围绕放开流通企业、放开价格、发展市场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单一的全部由政府定价,改变为95%左右的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市场体系从“空白”到建立健全,初步形成了综合和专业多类型、大中小多层次的商品市场流通网络;各类要素市场有较大发展,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增强,经济生活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和住房制度由国家与单位把职工完全包下来、缺失其他群体,转变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前城市职工养老、医疗、住房长期实行的是单位保障,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农村和城镇居民基本无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对城镇职工、行政事业单位、城镇居民,逐步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推行新农合、新农保,全面建立了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城乡社保覆盖面及覆盖人数逐年扩大,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就业体制城市由过去的政府统分统配、农村由过去的户籍控制和不能流动,转变为政府指导、市场择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变化最大的是企业和农村,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为主的多种用工制度,改变了国家一次分配定终身、人员单位所有制、干部和工人身份界线不可逾越的旧体制;农民拥有了自主流动、进入城镇、市场择业的公民权利。行政机关由传统的干部体制过渡到了国家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实行了合同制、聘任制等用人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由大锅饭的平均主义,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企业改变了过去的八级工资制,推行与企业效益和职工个人劳动挂钩的定额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基本工资加奖励等多种分配方式。机关事业单位改变了级别工资制,实行了以职务、职称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入分配领域,正在形成劳动所得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分配体制。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转变为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运用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的宏观经济调控。投资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省级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强化了宏观规划与调控、经济发展预测等职能,减少了过去那种分钱分物、批项目批指标等直接管理,列入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由原来的342种减少到目前的不到10种;推动实现了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按国家部署推进了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的封闭局面,转变为不断扩大开放的对外经济体制。1978年以前,与甘肃有经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不到10个,进出口总值仅为0.35亿美元。40年来,通过贯彻国家外经贸体制改革,外经贸活动逐步由政府组织实施向多元主体发展,打破了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大中型企业有了直接对外经贸权,国有外贸企业进行了股份化改制或破产重组。目前,已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我省投资兴业,累计设立外资企业215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1家;合同外资额186.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3亿美元。2016年进出口总值70.19亿美元,是1978年的200倍。
2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经济总量剧增。1978年时,甘肃国民经济总量为64.8亿元,财政收入20.47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2016年,我省GDP达到7152.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6.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1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10倍、38倍、161倍、44倍。自2014年开始,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城镇化高速发展。1978年时,我省总人口1869.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600.01万人,城镇人口269.44万人,城镇化率仅为14.41%。如今,全省常住人口为2609.95万人,农村人口1443.56万人,城镇人口1166.3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4.69%。
农业变化巨大。1978年时,甘肃农业产值92亿元,粮食总产500万吨。如今,农业增加值达到1017.81亿元,是1978年的11倍多;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1150万吨左右,比1978年超出650万吨;肉类、棉花、油料、水果、牛奶、禽蛋等农产品产量也是数倍到数十倍的增长。
工业快速发展。1978年时,我省工业产值40.8亿元。如今,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491.53亿元,是1978年的61倍。
基础设施建设突破。1978年时,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799万元,全省没有一条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铁路营运总里程2243公里。2016年,全省交通投资达到1390亿元,增长4964倍;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万多公里,高速公路超过3800公里;铁路营运总里程4500公里,东西北南高铁均打通,甘肃进入高铁时代。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1978年时,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元。如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9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56.9元,分别是1978年的61.6倍多、73.8倍多。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40年前的近60%下降到35%,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近70%下降到46%。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
3关于新时代甘肃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
在新时代,甘肃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具体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改革措施,“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力创造经济向好的局面。
一方面,需要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吸取成功经验。主要有:解放思想,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激励干事,创造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试点先行,鼓励基层大胆探索;配套协调,注意克服经济领域改革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制约。
另一方面,把“八个着力”作为一以贯之的发展大思路,围绕打通经济制约瓶颈,确立交通畅省、生态立省、数字强省、开放富省战略重点。交通畅省,即加速实现“县县通高速”,使特色农产品能够出去,方便工业原料运入和产品运出,激活第三产业;生态立省,即借助中央强化生态建设政策导向,做实“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争取并实施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做生态经济大文章;数字强省,即顺应中央建设“数字中国”,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业的束缚,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化快速融合发展,农业的“农工业”和网络化发展,信息化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开放富省,即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更大力度的对丝绸之路国家扩大“五通”。同时以开放带动改革,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综合改革,破除城乡分割二元管理体制;加大地方政府自身的体制改革力度,为经济发展松绑;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创造干部队伍竞争向上、勇于创新的机制和氛围。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018-03-02甘肃省将起草“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面向全省征集建议
- 2018-03-02甘肃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新时代改革的展望
- 2018-03-02甘肃省将起草“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面向全省征集建议
- 2018-03-01甘肃省“放管服”改革再推新举措 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