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里“长出”绿色产业——张掖市民乐县戈壁农业发展侧记
原标题:荒漠里“长出”绿色产业——民乐县戈壁农业发展侧记
记者 齐兴福
近年来,民乐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统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充分发挥戈壁荒滩面积宽广、水土无污染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戈壁设施农业,不断拓展丰富现代农业内涵,推进农业向绿色有机循环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
引进大项目做起“大文章”
时值隆冬,民乐县生态工业园区的一处工地仍在紧张施工。这里是今年9月刚刚开工的张掖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
“这个非耕地设施农业项目对于加快探索‘戈壁农业’模式,引领和带动全市及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张掖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体现代化智能温室。
这一项目由陕西海升集团投资建设,除生产串番茄之外,还开展优质种苗的繁育工作。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串番茄2100吨,优质蔬菜1500吨,为农户提供优质蔬菜种苗5900多万株,带动种植基地1万亩。此外,还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戈壁设施农业示范园,将易地扶贫搬迁、戈壁农业、旅游与生态工业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一、二、三产界限,不仅实现业态模式创新,而且将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张掖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是民乐县发展戈壁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县里充分利用戈壁荒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水土光热条件,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大力发展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食用菌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
目前,民乐县建成设施农业近1.5万座、2万多亩。设施果蔬年产量达到5万吨,年产值1.8亿元;食用菌年产量达2万吨,年产值1.5亿元,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格局。
出台好政策激发新活力
近年来,民乐县连续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1号文件,整合资金近2亿元支持设施农业发展。
民乐县对新建高标准果蔬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和高标准层架式食用菌大棚给予资金和贷款贴息补助,撬动社会民间资金和银行贷款20多亿元投入全县设施农业发展。同时,持续加大对旧棚升级改造的补贴力度,有效激发了各类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户发展食用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今年,民乐县整合县级财政资金加大对戈壁农业的资金投入,采取定向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建设规模化产业园区、工厂化种苗繁育场、有机基质和肥料饲料加工厂、冷链物流和市场营销体系,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培育非耕地设施农业品牌。
县里出台政策,根据设施农业不同的建设标准,分类进行资金补助。对新上年加工食用菌、果蔬产品5000吨以上的企业,一次性奖励资金1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戈壁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培育好产品打造新品牌
民乐县坚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需”的方向用心、“供”的方向用力,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
目前,全县修订完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3个,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5个,认定设施蔬菜绿色有机农产品7个。县里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农产品商标、统一包装和使用“三品一标”标志,“民乐紫皮大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县内合作社注册的“玉陇椒”、“绿航蔬菜”等品牌温室蔬菜与客商签订长期销售订单,远销上海、新疆等20多个省区市。
民乐县还积极引进草莓、人参果、天麻、丝瓜、甜瓜等新品种,戈壁农业种植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农产品种出来了,销售渠道很关键。县里注重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扶持发展设施果蔬、食用菌类农民合作社200多家,支持企业和合作社建成果蔬保鲜库15个,在福州、厦门等地建成蔬菜营销窗口12个,集产品生产、收购、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戈壁农业体系不断健全。
此外,民乐县还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建成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100%,戈壁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效益得到了极大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相关新闻
- 2017-12-21张掖民乐县全力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
- 2017-12-18莫纪宏赴张掖市民乐县扶贫联系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 2017-12-18张掖民乐县集中发放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民工工资
- 2017-12-01张掖民乐县废旧农膜回收项目让乡村垃圾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