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白银市救助对象刘宗禄的安稳日子
中国兰州网12月5日讯(记者严志武李爱民丁小岚张洋宋戈周苗苗郭登超)在社区办完事的刘宗禄将“一折统”使劲儿地往棉大衣兜里塞了塞,安心地跨上他的老式自行车。
12月4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暨我为新甘肃打call甘肃省网络媒体大型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白银市白银区,在刘宗禄女儿家楼下,见到了骑着自行车赶回家的刘宗禄。
初见刘宗禄,这个61岁的老人和记者心里的“救助对象”多少还是有些距离,他脸上的笑容透出了内心的安稳和踏实。
刘宗禄带领记者来到他的家中,他爬起楼来显得有些吃力,患有腿部疾病的他对于八楼这个高度来说还是显得困难。虽说很累,但刘宗禄已很满足,“这是我姑娘(女儿)十年前购买的二手房,因为我和老伴儿都患病,十年前就搬到了姑娘家,虽说腿不好,但扶着楼梯还能上楼,白天也会出门逛逛街,这样已经很满意了。”
刘宗禄是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乡红岘7社的村民,他自己患有腿部疾病,老伴儿张香炎患有腿部静脉曲张病,被认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夫妻双双患病,让本可以务农为生的老两口再也不能下地干活,只能依靠国家的救助政策,享受二类低保。“女儿是临时招聘的环卫工,我和老伴儿两个人每月可以拿到国家补贴的570块钱低保费,这笔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国家对我们这种收入困难的老百姓实在太好了。”谈起国家的救助政策,刘宗禄和老伴儿张香炎的眼里泪花闪动。刘宗禄告诉记者,老伴儿因为静脉曲张病刚做完二次手术,手术一共花费了一万三千元,幸好有国家和民政部门的救助,大病救助和农村医保报销下来,自费了三千多块钱。现在每月的低保收入买药也足够了。
刘宗禄一边和记者聊着连日来发生的事情,一边给记者展示他的“一折统”,“一折统”里存的都是刘宗禄和老伴儿的救命钱。在白银市,还有213756的农村人口在享受国家发放的救助金。每个月,白银市民政局都会将保障资金拨付到存折或“一折统”,救助对象凭救助证和存折(卡)到指定代办金融机构领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一句质朴的话语都饱含着党对民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切。
在白银市,像刘宗禄一样享受到国家救助政策的人,政府都有详实的底子和精准的统计,63650城市人口和213756的农村人口同时享受着国家的城市、农村低保。“以人为本、科学转型”一直被白银各级民政部门视为工作的主线。
白银市武川乡副乡长雒庆娥告诉记者,“‘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是我们工作的首要原则,为了让低保工作公开、透明、及时,我们不断落实农村低保清理规范、城市低保清理规范、城乡低保‘专项整治’行动,建立了经济状况核对、三榜公示、民主评议、有效期管理、近亲属备案、定期核查、定期报告、档案管理等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清退,形成了保障对象能进能出、补助水平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在白银市,全市5个县(区)民政局、63个乡镇(街道)和45个城市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受理咨询、救助和投诉,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各县区、乡镇(街道)都初步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以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标准从2013年的270元提高到451元,月人均补助水平从2013年的228元提高到39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从2013年的1907元提高到3500元;2009年全面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实现了各项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至2017年累计救助生活困难群169291人次,发放救助金8512万元,这样的提升让每一个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不会因物价的上涨而发愁,生活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白银市无缝隙的民生保障制度让很多像刘宗禄一样的救助对象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国家保障的厚度和温度,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相关新闻
- 2017-12-05【新时代 新甘肃】白银:新技术、新科技助力“铜城”产业新发展(图)
- 2017-12-05白银靖远: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914条
- 2017-12-05白银会宁规划打造南川田园综合体
- 2017-12-04白银市平川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在种田乡中心小学开展普法、禁毒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