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旱作农业的新革命——临夏州“粮改饲”工作带来的启示
原标题:一场旱作农业的新革命——临夏州“粮改饲”工作带来的启示
记者 马克利 邹海林
“把粮食当草卖?疯了?”
“玉米还没熟就粉成草料?这不是把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糟蹋了吗?”
“打包青贮玉米不透气,牛吃了会拉肚子、会流产啊!”
……
一年前的一个上午,在临夏州广河县十里墩村村民马给布的玉米地里,村民们围拢在一起,他们都想制止马给布即将要做的事情。
马给布到底要做什么,遭到全村如此多人的反对?
“要相信科学,而且你是养殖大户,用青贮饲料喂牛,一定会增产。”村支书马忠海和大家的意见不一样,他在一旁鼓励马给布说。
最终,马给布还是决定一试。
看着他把小型收割机开进青青的玉米地时,很多村民都轻轻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为马给布的一意孤行而扼腕叹息的马木沙,就在其中。
然而,一年后,十里墩村村民的思想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是我们错了!马给布是对的!今年我也这么做。”马木沙说。
马给布所做的事情有一个专有名词——“粮改饲”,就是把玉米在“最有营养”的时候,粉碎做成“全株青贮的饲草”,用于喂养牛羊或者直接成为“商品”。
临夏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全州近80%的人口在农村,三分之二的耕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年来,大面积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但随着价格下降,又面临增产难增收的窘境。与此同时,畜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但长期缺少优质饲草。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粮改饲”,让临夏州找到了一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种养一体化进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控制玉米秸秆污染相结合的“路子”,在全州引发了一场旱作农业的新革命。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临夏州成为全省首个实现规模化“粮改饲”的市州,年底前将实现玉米秸秆“清零”工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走在了全省前列。
“玉米”变“饲草”
带动农业结构加快调整
农业发展方式怎么转?种养结构怎么调?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临夏州也不例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大量种植引发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当前,临夏州玉米种植面积为137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2%,玉米产量达到5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2.4%。
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玉米供大于求的态势下,玉米种植面积过大,一方面导致了种植效益降低,影响群众收入和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造成玉米秸秆大量堆积,既浪费资源、又影响农村环境。同时,随着临夏州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饲草料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玉米秸秆不能有效利用和优质饲草料不足并存的问题日渐突出。
按照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临夏州结合实际,实施“粮改饲”试点,创新推广以玉米全贮、青贮、黄贮等为主的新技术,成为了玉米去产能去库存、调整种养结构、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
怎样进行“粮改饲”?
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叫“种麦不收麦,种油不收籽,种玉米不收棒子”,就是说“粮改饲”之后,玉米在最有营养的时候进行全株青贮,成为优质饲草。
“干草的营养率不到5%,黄贮营养率是30%左右,而全株青贮营养率能达到70%。”省农科院副院长贺春贵教授说。
和政县三十里铺村马维忠家里养了20多只羊、5头牛,过去一到冬天,因为饲料太贵,他就只能给牛羊喂干草,自然长得很慢。
今年,在政府的号召下,马维忠将5亩地的玉米全面变成了青贮饲料。绿色的青贮袋排成一行,整齐地堆放在田地里。
“青贮了的玉米草料,1公斤收购价0.35元,1亩地下来能够卖1300元,如果卖玉米的话,大概1000元钱不到。”马维忠算了一笔账。
但是,马维忠并不打算把这些饲草卖掉,而是要全部用来养牛羊,而且他还感觉不够。
“牛吃这种饲草长得快,一般出栏要比平常快一个月。这样算下来,1亩地的收入能超过2000元。”马维忠说出了他的打算。
经过近两年的推广,“粮改饲”在临夏州已经逐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在现实面前,很多当初的质疑也被无声地打破。
从今年9月开始,临夏市根据市场需求,对玉米全面进行“粮改饲”。
广河县“粮改饲”进展最快,目前全贮或青贮25万吨,黄贮正在进行中,带动新建规模养殖场26家,新增规模养殖户160多户,新增牛存栏2100多头、羊存栏5000多只。
在广河县广袤的田野里,一株株玉米秸秆被青贮打包,一部分储存到农民家中,一部分成了商品,销往省内甘南、定西等地,甚至远销到西藏和深圳。
“作为试点县,我们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市场互动的模式,让群众在‘粮改饲’中真正得到实惠。”广河县农牧局局长马进福说。
“粮改饲”有效破解了临夏州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质增效,将籽粒玉米全营养青贮,使每亩地的种植效益提高,这正是旱作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饲草”变“产品”
推动脱贫致富加快步伐
“粮改饲”,催生了至少三种“产品”:一是青贮的饲草,二是用青贮饲草喂养的牛羊,三是饲草企业和养殖企业提供的劳务岗位。
有市场才能有相应的产业,有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不断开拓市场。“粮改饲”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需求。
“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出政策、给补贴、做示范、搞培训,不越位也不缺位,让改种的饲草有人收、有市场,让农民和企业都有账算。只有这样,‘粮改饲’才能有成果,不盲目。”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说。
“粮改饲”推着农民进入了市场。
种多少亩玉米?多少青贮、多少黄贮?卖掉多少?自己留存搞养殖多少?养几头牛?流转出去几亩土地?入多少股到合作社?到家门口企业打工收入多少?
农民心里一本账,怎么收入高怎么算。广河县庄窠集镇红星村农民马有布,今年将10亩地全种上了青贮玉米。他算了笔账:青贮玉米连棒带秆一起收,亩产4吨到4.5吨,每吨收购价350元,1亩至少卖1400元。另外,省去了收割、脱粒、晾晒等环节,劳动成本降低了。一增一省,一亩又能多挣二三百元。
“不愁销路,合作社已经在年初的时候跟我签订了10亩的合同,供不应求。”马有布说。
“青贮玉米饲草奶牛吃得攒劲,下奶也多,加工青贮玉米饲草也省工省力。”广河县买家巷镇李家寺村秦家湾社奶牛养殖户马宝龙说。今年他养了8头奶牛,通过农机具补贴添置了揉丝粉丝机、全自动打包机,生产效率和饲草利用率明显提高,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奶产量,预计年收入将超过6万元。
三甲集镇白庄头村村民马占虎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他把家里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恒大众诚饲草公司,他和妻子成了公司的产业工人,一年下来,土地流转收入4000元,两人工资能挣2万多元。
“搞养殖要投入,家里没有积蓄。现在家门口有了饲草公司,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后还能去上班,比起以前收入翻了两倍多,很满足了。”马占虎一边忙着手中的工作,一边笑着说。
群众愿意、满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因为如此,临夏州一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稳步推进“粮改饲”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补贴农机具、发放青贮袋等措施,减少群众“粮改饲”的成本。
最终,农民“双向收益”。
在实施“粮改饲”的田间,崭新的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棵棵秸秆连同玉米穗被喂入割台,切碎、揉搓,瞬间抛入料仓,短短6分钟,1亩地就收得干净利落。
“有政府扶持,合作社统一机收,我一点不发愁。”马有布说,收青贮也就10多天时间,晚了营养流失,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为了能够提高青贮饲草的附加值,临夏州还结合养殖传统,实施“以畜定草”,促进饲草料就地转化,让“草变肉”“草变乳”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广河县水泉乡闫子村,青贮玉米面积大,群众积极性高,也有养牛的传统,但规模不大。为此,广河县筹集资金264万元,为闫子村引进发放纯种西门塔尔基础母牛452头,户均一头,一牛一价,前提是必须有青贮窖。
“考察、购买、运输、选牛、付款,全部都有民主选出的村民代表参与。精准扶贫户每户补贴6000元,其他贫困户补贴5000元。领到牛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闫子村的老支书马福成说。
为了让基础母牛真正发挥出撬动作用,广河县明确规定5年内不准将基础母牛卖掉,并且给每头牛建立了“牛档案”。
在“牛档案”里,明确标明了价格、自筹资金、补贴资金、饲草种植、青贮窖、产犊、防疫等详细情况,乡镇责任人、农牧局、村支书、冻配负责人必须签字确认。
截至目前,闫子村基础母牛共产牛犊73头,母牛“代养”101头,全村新增牛174头。
“干草是‘玉米面’,青贮就是‘白面’,用青贮饲草,就相当于冬天吃着夏天的草。牛吃得少、营养足,肉质好,农民养牛的积极性非常高。”马福成解释说。
无论是卖草、卖牛羊,还是到饲草和养殖企业干劳务,农民的收入都在不断提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就像十里墩村的马木沙所说:“刚开始群众对‘粮改饲’不理解,也不接受,不知道好处在哪里?现在看到了益处,才明白这是个大好事啊。”
“农民”变“股东”
调动农民群众加快融入
农民群众是“粮改饲”工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发动群众参与是基础,只有让群众理解掌握政策,才能更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顺利推进。
随着“粮改饲”技术的推广普及,土地流转、合作经营、家庭农场等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临夏大地普遍兴起,一批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继发展壮大,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探索实践,与国家和省里农村“三变”改革的要求高度契合,对于破解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窄、脱贫效果不稳定等突出难题,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通过推广“粮改饲”,很多群众选择了资源、资金的入股,成为股东,发展生产、参与生产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贫困群众看到了可以把废弃秸秆变成饲料增加一部分收入,把土地入股分红增加一部分收入,同时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务工增加一部分收入,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我用5亩土地入股,1亩股价2000元,年终按照亩均产出的效益分红,今年预计可以1亩分到500元左右,而且我和儿子在企业干活,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广河县三甲集镇村民马海麦说。农村“三变”改革,企业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37岁的马海贤原本从事汽车贸易,今年瞅准了临夏州“粮改饲”为饲草产业带来的发展前景,投资1000万元建设饲草加工生产线和标准化养殖场,并迅速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前,公司收购、青贮、包装的全贮玉米饲草已经远销省内外。
马海贤还与农民签订流转合同和股权合同,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的股东,每年能够按照合同分红。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优质品牌饲草的市场,打造新的产业链条,以市场定规模,以养畜定饲草,形成绿色循环发展、多方收益的良好格局。”马海贤说。
在马海贤的饲草粉碎、打包现场,几名来自甘南州的客商正在实地察看饲草的质量,并商谈订购事宜。
“到了冬天,牧草黄了,我们以前要去青海、内蒙古买饲料喂羊喂牛,现在临夏州有了青贮饲料,我们自然愿意到这里买,运输成本节省了不少。”甘南州玛曲县牧民扎西才让说。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粮改饲”工作已成为临夏州立足旱作农业发展的现实特征、顺应市场规律、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夏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途径和有效抓手。
政府、农民、合作社、企业,一起按下了临夏州粮改饲工作的“快进键”。
“灰色”变“绿色”
拉动美丽乡村加快建设
前些年,每到冬季,道路两旁的玉米地里经常会看到浓烟弥漫,这是农民在焚烧秸秆。
“秸秆留在田里会影响明年耕田,把秸秆烧掉可烧死越冬害虫,还可做肥料。”这是农民们的普遍认识。
然而,据农业科技人员说,将秸秆焚烧是一种利用率最低的方式。“越冬害虫一般都藏于禾苗的根部,焚烧秸秆作用不大;一亩地大约会产生三四百公斤的秸秆,一把火烧掉,白白浪费了许多肥料,因为燃烧所得的草木灰并不具有太多的肥力。”
焚烧秸秆既不会达到土地增肥的效果,又污染了环境,还存在巨大的火灾隐患,为什么农民还是要选择烧掉呢?
“不烧没有办法处理,太多了,不烧掉放哪里?”广河县三甲集镇农民马买得道出了实情。仅广河县就种植玉米36万亩,每年产生的秸秆约为170万吨,如果全面焚烧,对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
今年在全面推开粮改饲工作之后,焚烧秸秆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很多,基本见不到浓烟滚滚的现象了。取而代之的是田地里整齐的青贮饲草包,蓝色、绿色、白色,一捆捆排列得非常整齐,成为了一道风景。
没有进行“粮改饲”的玉米地也加强了管理,除了大面积秸秆被用于黄贮,剩下的都全部打捆。
在村子里,也几乎看不到玉米秸秆乱堆乱放的景象。每家每户门口都存放着青贮袋,里面是散发着浓郁清香味的青贮饲草。
对玉米秸秆等进行青贮氨化和揉丝打包后,可以压缩节省存储空间15-20倍,延长存储时间,方便管理使用。
“‘粮改饲’不仅给我们增加收入,还美化了环境,村子现在比以前漂亮多了。”十里墩村村民马给布说。
村容村貌的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生态环境改善,“粮改饲”带来最大的生态利好是让田里长饲料,粪便做肥料,以牧肥田,形成“饲草—养殖—有机肥还田”草牧业生态产业链。
“一头奶牛,八吨青贮草,十吨粪还田”,这顺口溜如今在临夏农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牛羊粪便用作有机肥,可以使土壤有机质从0.3%提高到0.7%,青贮玉米亩产也会大幅度提高,化肥的使用量减少15%,这不仅从深层次解决了环境问题,也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用上有机肥,玉米籽粒饱,秸秆壮,病虫害减少了。”十里墩村村民马木沙说。
“粮改饲”直接推动了秸秆等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变饲草、饲草成农家肥、农家肥又还田,既减少了大气污染、防止火灾事故、优化生态环境,又减少了化肥使用、改善土壤结构,打造了绿色有机循环的产业链,走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子,有力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点草成金、变废为宝”,“粮改饲”让临夏农业发展的路径也越来越清晰:种养结合、为养而种,构建草牧业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实现草畜平衡。
新时代、新征程。临夏州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推进“粮改饲”工作和农村“三变”改革,努力在实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争先、加快步伐。
相关新闻
- 2017-11-22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一场特殊的“十岁成长礼”(图)
- 2017-11-22一场旱作农业的新革命——临夏州“粮改饲”工作带来的启示
- 2017-11-21全国广场舞大赛总决赛落幕 玉门炫舞团斩获一等奖
- 2017-11-20甘南州地税局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现场缴纳党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