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金昌:文化馨香 涵养陌上(图)
原标题:【视点】金昌:文化馨香涵养陌上
社火秧歌展演
记者 洪文泉
近年来,随着金昌市发展步伐加快,地里鲜花香了,来旅游的人多了,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这块土地上精彩不断。如何让群众在物质条件好起来的同时更好地享受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避免农村“空心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金昌,一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金昌模式”。
文化活动引领新风
8月20日下午,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新华村的文化活动中心里,早已坐满了赶来的家长和孩子,台上有专业主持人,台下还特意设置了评委席,一场有模有样的朗诵比赛正在进行中。
“听,芦笙和唢呐一齐吹响;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在张继琳清脆嘹亮的声音中,一首《中华少年》朗诵完,掌声四起。
对于家住新华村三组的张继琳来说,村文化中心就跟自己家的书房一样,只要是假期,总会跟小伙伴们来这里,图书室里做作业,篮球场上玩游戏。这个暑假父母都去大棚里忙农活儿了,自己就带着表妹来参加村里组织的朗诵比赛。
“评委老师说我的普通话说得好,还夸我声音响亮呢!”对于自己刚才在台上的表现,张继琳显得十分自信。
“正值暑假,看到村里孩子们每天都来这里学习,我们就为孩子们筹办了这次朗诵比赛。”新华村文化专干杨晓芳说。
据杨晓芳介绍,这样的活动在新华村已经不算新鲜,自从村文化中心建成,每逢重大节日,村上就应时选好主题、自筹奖品,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评委,春节有社火表演,“五一”节有劳动技能大赛,假期给孩子们办才艺表演,农闲就组织村上的妇女们学广场舞。
“就是要引起村民的兴趣,给村上营造文化氛围。”杨晓芳继续说,最受欢迎的非广场舞比赛莫属,光是新华村里就有七八个舞蹈队,从年轻小姑娘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有队伍,“文化中心舞台上的木地板都已经修了好几回了。”
村上有想法,村民有积极性,但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活动水平难以提升,因此金川区文化馆特意针对村级文化骨干组织定期培训。
“我们提倡上得去、下得来,定期组织村上的文化骨干到区上统一进行学习培训,同时组织区上专业文艺人才定期到村里开办文化培训班。”金川区文化馆馆长刘国斌表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开始富而思乐,富而思进,追求高雅,文化部门自然要做好引导和服务。
“庙会写意”展区张新才
文化场馆书香沁心
“阅览室内干净凉爽,书籍很丰富,还能免费上网。”时值午后,宁远堡镇中牌村村民牛强坐在村文化站的阅览室里,手边放着一本农业科技教材。身边的座位上,几个孩子正在写假期作业。
一位阅览室管理员告诉记者,以前在中牌村,想要去图书馆看书只能去市里。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金昌市以乡镇分馆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颇有成效,不少住在附近的村民时常来这里读书看报。
“不光可以读书上网,还可以写字画画。”在管理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隔壁的文化活动室里,四面墙上挂满了村民自己的书法和美术作品,宽大的书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询问得知,若不是正值农忙季节,这间房可从没空闲过。
行走在宁远堡镇中牌村,难免对村子崭新气派的村民住宅、宽敞整洁的文化健身广场和绿树环抱的别致景色留下深刻影响,但更让人难忘的,还是村中随处可见的孝道善行宣传画。正如同行的一位金昌市委宣传部的干部所言,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和城市的硬件差别逐渐缩小,建立城乡文化认同、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培养村民文化意识便成了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
“堂屋古韵”一角张新才
民俗博物馆留住乡愁
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上活力四射,民俗博物馆里却安放着一个时代的乡愁。
距离金昌市永昌县城不远的焦家庄乡文化广场上,一栋红白相间的现代化建筑在雨中静静伫立,远近闻名的焦家庄民俗博物馆就在这里。
走进大厅,一幅大型祁连山主题的背景画下,一群泥塑人物放牧种田、男耕女织……台阶上磨刀的老汉正大声吆喝,编箩筐的男子目不转睛,热闹的街道上人群熙攘,郎中正在给人瞧病,神情专注;用篱笆围起来的院落里,一位农妇一边擀面一边望着院中玩耍的孩子,眼神温馨而幸福。
一侧的展区名为“乡音见闻”,墙壁上挂满了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价值的老照片,32幅民俗主题简笔画格外引人注目,不光是农村人物画得惟妙惟肖,旁边还配有本地特色的方言俚语,读来不禁使人莞尔。
对面展区里,立着一座仿制的农家小院,里面的陈设和布置简单亲切,久立其中仿佛时间回转,置身于久别的故乡家中。堂屋里男女主人坐在炕头,说着白天听来的趣闻,炉子里烤着洋芋,厨房里还原了当地传统的场景,灶台、水缸、水桶、米缸等厨房用具,摆放整齐,一应俱全。
“焦家庄是骊靬古城遗址,历史文化悠久,民俗物品丰富多样。我们建起了楼房,却弄丢了乡愁,弘扬传统文化,让子孙后代记住乡愁需要这样一个载体。”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干部穆志龙感叹道。
穆志龙告诉记者,在建馆过程中面向社会征集民俗展品,不少群众都拿出自家珍藏的老物件捐赠,希望用于展览,教育后人,可见大家都不愿忘记过去。
从博物馆的登记本看得出,这里平日里鲜有客人,但每逢长假,外出务工的人员回乡,大都会带着妻儿老小过来,了解家乡的历史。
“虽然平时来访者较少,但民俗博物馆的大门全年开放。”焦家庄乡党委副书记赵斌告诉记者,随着金昌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上来的游客日渐增多,民俗博物馆作为一个全面推介金昌民俗文化的窗口,再难也要坚持开放。
走在金昌农村,青砖红瓦的新农舍被绿荫环抱,花农忙着收花,菜农忙着摘菜。然而比田间更热闹的,却是一个个基层文化场馆,比花香更沁心的却是新农村飘出的淡淡文化香。
相关新闻
- 2017-09-13金昌市政府办党组中心组 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 2017-09-13金昌机场即将开通上海浦东—兰州—金昌往返航线
- 2017-09-13金昌天祝统一战线“三支队伍”学法读书班在金开班
- 2017-09-13金昌市举办引智工作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