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徽县:“复活”的硬湾村
原标题:“复活”的硬湾村本报记者白杨通讯员宋博
中国甘肃网9月13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 乡村的百态需要用心去挖掘,种种喜与忧、笑与泪背后,徽县大河店镇硬湾村正进行着产业的重建、环境的重塑、心灵的重构,回答着“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时代课题。
忘不了的乡愁
几年前,硬湾同很多村庄一样,几近空壳,山上板栗熟了都无人摘。虽然进城的路“道阻且长”,但“农二代”们还是都出去了。大家常说,走吧,过不了10年,村子就没了。
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土地破碎,发展传统农业空间小,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这个贫困村绕不过去的窘境。
讲不完的养蜂故事
初秋,艳阳高照。65岁的老汉刘永林喜欢在忙完手头的活后,叼一根旱烟杆,坐在龙崖老巢蜜合作社的中蜂养殖基地边,看着漫山遍野的蜂箱。
合作社是县委组织部帮助建的,但刘老汉付出的精力可不少。他不仅是合作社的工人,还是合作社的股民。“年底就要分红,我家入了5000元,肯定能分不少。”
由于没有资金支撑,缺少销售渠道,成为制约硬湾村发展中蜂产业的症结。如何将这种劣势转变为优势,是解决硬湾村脱贫致富的关键点。硬湾村整合村上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推动资产股份化;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农民受益等方式,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让分散资金聚起来;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农民在产业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农民群众富起来。
去年,徽县龙崖老巢蜜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模式,充分激发和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峰养殖产业,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的路子。
改变从小事做起
“沟不挖到自家地头,路不修到自家门口,就不参加筹资筹劳。”村支书高志军说起前两年村上的事,显得很无奈。
一团乱麻,关键是找出线头。“我们村上最大的问题不是征地拆迁,而是惠农政策的落实”,高志军说,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多村干部不敢落实惠农政策,造成了好事办不好的局面,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硬湾村通过落实“一个办法,三个流程”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服务了群众,规避了风险,赢得了群众赞誉,让微改革产生了大效应。
围绕让村里人的小日子过好来搞村庄规划,在村庄建设中,改水、改厕、改房,建卫生室、农家书屋,不粗制滥造,不短视功利。乡村成景点、青山变金山,“被旅游”只是意外收获。
小村庄露出大颜面
现在,走进硬湾村可以看到,居民房前屋后花红草绿,村道整洁宽敞。村民已经自觉把打扫卫生当成一种生活习惯,每天早上起来首先把自己门前屋后的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
驻村的镇干部介绍说,现在硬湾村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改变了,大家的集体意识、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普遍增强。过去,村上要召集大家开会或参加义务劳动,半天都叫不来,现在,广播通知刚一播,不到半小时,大家就到齐了。村上开展垃圾清理、文艺演出等活动,村民参与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
相关新闻
- 2017-09-12陇南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维修工程竣工
- 2017-09-12陇南武都“小网格”铸就社会“大稳定”
- 2017-09-12陇南文县汤小菊 暴洪灾中扶危救难
- 2017-09-12陇南文县汤小菊 暴洪灾中扶危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