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依托旅游,走特色脱贫致富之路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烈日炙烤着沙坡头景区的黄沙。但暑热并没有减退游客的热情,人们从各地赶往这里,亲身体验这个前些年因为《爸爸去哪儿》栏目而火起来的旅游景点。
距沙坡头景区2公里外是迎水桥镇的鸣沙村,一座座颇具回乡风情的农家小院整齐排列,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石门矗立在村中心广场,十分壮观。这个2012年新建的生态移民村依托着沙坡头景区制定起“旅游+精准扶贫”的脱贫战略。
近年来,与鸣沙村类似的利用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村庄还有很多,例如湖南凤凰古城,2016年,凤凰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亿元,占当地经济总收入的70%;地处武陵山片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用其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广东省梅州市更是举全市之力构建旅游扶贫大格局,2016年广东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1560亿元,其中梅州市凭借其特色旅游业达到旅游收入376亿元。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将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此外,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商定的结果,“十三五”时期,中国还计划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2015年到2020年,全国发展旅游将带动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头内容,被称为“朝阳产业”,在我国进行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早在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就已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如今,以鸣沙村为例的一批贫困地区的村庄利用发展旅游业实现经济增长,这对扩就业、增收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树立特色旅游品牌,不失为脱贫致富的好路径。
兰州大学校园记者 张浩哲 指导教师 阴雨永 王臻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