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兰州2030规划》制定出台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6.5岁
原标题:《健康兰州2030规划》制定出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6.5岁
记者7月10日从兰州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健康兰州2030规划》已于日前制定出台。《规划》指出,2015年,我市人均寿命73.5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73‰、5.74‰、15.62/10万。
《规划》同时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优质高效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健康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5岁。
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6.5岁。
●规划背景
——全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各级政府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全社会更加重视和关心健康事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健康养老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业逐步融合,“虚拟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全面推广,服务人数达24万人,年提供服务老年人400万人次,养老加盟企业253家。
——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参保(合)率稳定在98%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贫困人口减少到2855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7%,贫困人口新农合优惠政策全面落实。
——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童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连续多年无甲类传染病流行,乙类传染病保持较低发病率。
——中医药发展优势突出。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中医事业投入占卫生事业投入的比重达到15.8%。
——卫生改革取得阶段成效。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在分级诊疗、医师多点执业、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公立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等制度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重点任务
普及健康生活
1.促进健康生活
强化心理健康服务。到2030年,全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70%;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心学校全部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加强健康生活干预。到2030年,城乡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市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
促进控烟限酒活动。广泛开展控烟履约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18%以下。
2.促进健康运动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到2030年,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保证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
优化健康服务
1.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巩固建设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市级医院扩容改造和异地新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坚持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管理,持续提升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2020年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托市级医院,建设10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临床医学中心,达到省级或国家级临床医学中心标准。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力度。到2030年,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科学形成。
2.强化重点人群服务
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继续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到2020年,“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健康养老模式基本形成,每千人养老床位达到40张,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全市医养结合的养老床位达到每千人2张。到2030年,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成熟规范运行,老年人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完善健康保障
1.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保障整合,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实现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均衡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合理确定政府与个人分担比例。改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提高门诊统筹标准。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的有效衔接。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健全,规范、科学运营。
2.完善药械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药物政策。继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全市范围内县及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到2020年,所有政府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全面实现网上采购,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配送率达到95%以上。到2030年,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高值耗材供应保障体系。
建设健康环境
1.加强环境问题治理
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巩固联防联控和网格化治理成效,实行环境质量治理目标考核,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2.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入市食用农产品100%纳入监管,大中型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100%建立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等级、“外置化”、“负面清单”等管理覆盖率达到100%,“阳光操作”、“透明车间”、“阳光仓储”、“明厨亮灶”等覆盖率达到100%,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加入率和应用率、“电子一票通”的索取率均达到95%以上。
2015年,我市人均寿命73.5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4.73‰、5.74‰、15.62/10万
到202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
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5岁
到2020年,基本建立优质高效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
健康兰州2030规划重点任务
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70%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
城乡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
每千人养老床位达到40张,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
全民医保体系健全,规范、科学运营建立更加完善的药品、高值耗材供应保障体系
相关新闻
- 2017-07-10“一带一路”甘肃·盛世北斗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环球北斗救护中心项目落户兰州新区
- 2017-07-05达安基因健康产业项目入驻兰州高新区留创园
- 2017-07-05名家登台两天献上四场精彩讲座大型公益心理健康讲座15日兰州揭幕
- 2017-07-04兰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推出大型公益心理健康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