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兰高铁甘肃段7大工程难点
原标题:宝兰高铁甘肃段7大工程难点


宝兰高铁甘肃段全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湿陷性黄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类型遍布,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工程建设的难点主要有七个方面。宝兰高铁甘肃段新建特大、大中桥81座,隧道60.5座,桥隧全长占正线的91.6%。
工程地质特殊,具有“四最一强”的工程地质环境特色。宝兰高铁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单元为关中(渭河)盆地区、南陇山和西秦岭北缘过渡带的高-低中山区,天礼盆地低山丘陵区,黄土高原沟壑、梁峁区,黄河河谷兰州盆地区。具有黄土湿陷性(尤其是自重湿陷性)最强、黄土陷穴最发育、黄土高原地区滑坡地质灾害最严重和发育最密集以及沿着天水—兰州地震带和东西向展布的渭河地震带活动频率高、强度大,形成了“四最一强”的工程地质环境特色。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分布广,存在六大工程地质风险,工程风险高。宝兰高铁沿线的不良地质类型以黄土滑坡、黄土泥岩滑坡、错落、危岩落石、黄土陷穴为主,泥(石)流、地震液化次之,特殊岩土主要有湿陷性黄土和具有膨胀性的第三系泥岩。工程建设中存在六大地质风险因素(黄土地基沉降的风险、黄土陷穴风险、滑坡复活等斜坡不稳定风险、泥石流及堵沟风险、极软岩隧道大断面开挖风险、强地震风险),施工安全风险大,同时大临设施和工程建设不当也可能诱发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桥隧比重高,箱梁运架组织及特殊结构桥梁施工困难。宝兰高铁工程艰巨,全线新建特大、大中桥101座101.56公里,新建隧道74座272.63公里,桥隧全长占正线的93.4%,桥隧密集、相间,箱梁预制场选址布设困难,部分箱梁运架需要穿越隧道,对箱梁运架效率影响较大。另外,大跨连续梁及连续刚构等特殊结构多,施工安全、质量风险大。
自然环境恶劣,建设条件困难。宝兰高铁线路途经地区大部分交通不便,部分工点位于深凹沟壑,电网供应能力有限,定西至兰州段冬期长,气候极其干燥,建设条件困难。
秦安至兰州段施工用水困难。天水以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区,其特点是旱季长、雨季短,雨量少且集中,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雨量。秦安至榆中地下水含氯盐及硫酸盐对圬工有侵蚀性,水中CL-、SO42-、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且呈现明显递增规律,绝大多数为苦咸水,地下水对圬工具氯盐、硫酸盐和二氧化碳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分别为L1~L2、H1~H3和H1,局部具镁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地表水及黄土孔隙裂隙水水质差,不能使用,需要汽车运水。
地材分布不均的问题极其突出。宝兰高铁线路砂石料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秦安至兰州西符合高性能混凝土要求的工程用砂尤为稀缺,该段沿线范围内符合梁板质量要求的砂石料场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处,且生产能力均不能满足施工需要,通渭县至兰州西砂石料需要远途运输。
环保、水保、文物保护任务艰巨。宝兰高铁线路穿越小陇山国家森林保护区(笔架山隧道)、临近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城岭隧道),跨越秦安县叶堡水源保护区和通渭县锦屏水库,沿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施工对环境影响较大,必须采取严格的环保、水保措施。线路经过柴家坪遗址、马跑泉遗址、张罗遗址及古秦长城遗址四处省级文物保护区及7处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区,施工时需加强保护措施。
重点桥梁
全线最高桥:称钩驿特大桥,位于定西市境内。全长779米,桥高55米,主跨连续梁跨陇海铁路。
全线最长桥:社棠渭河特大桥,位于天水市境内。全长11392米,主跨(80+128+128+80)米连续梁跨渭河,为全线最大跨度,主跨(72+120+120+72)米连续梁跨天水羲皇大道。
全线跨度(联长)最长桥:南河川渭河特大桥,位于天水市境内。全长2248米,主跨(70+3×120+70)米连续梁跨越渭河,联长500米。
重点隧道
全线最长的隧道:朱家山隧道,全长14.950公里,位于天水市秦安县境内,穿越大神仙梁。
全线最大埋深的隧道:笔架山隧道,全长14.751公里,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岔镇,穿越交川沟与秦岭沟之间的中高山,最大埋深715米。
其他大于10公里的隧道:麦积山隧道13.932公里,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境内,穿越太碌大沟与元龙之间的西秦岭高中山区;渭河隧道10.016公里,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境内,穿越渭河河谷及天水北山;吴家岔隧道10.456公里,位于定西市安定区和兰州市榆中县境内,穿越车道岭;古城岭隧道10.365公里,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境内,穿越兰山。
文/记者 谭安丽 实习生 马小蓉 图/记者 田蹊
相关新闻
- 2017-07-09宝兰高铁建设大事记
- 2017-07-09宝兰高铁今日正式开通运营 贯通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组图)
- 2017-07-09宝兰高铁今日正式开通运营 等级为双线客运专线
- 2017-07-08宝兰高铁明日开通运营 首发高速动车组外形“高大上”(图)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