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陇原史话|兰州中山桥的法律史

17-06-21 09:3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狄东阳

  原标题:兰州中山桥的法律史

  兰州中山桥作为晚清甘肃地方政府第一项自主与外国公司合作完成的重大工程,从动议、磋商、确定,到施工建设、纠纷解决,一直到后来的使用和维修,处处都有法律同行。铁桥的百年历史,不仅见证了百年前中国人民现代法律意识的萌发成长,对现代契约精神的身体力行,而且印证了法律之于秩序的强大力量。

  修桥动议

  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是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然而就是在这个“贫瘠的内地”却兴建了一个至今仍让人赞叹的丰碑式建筑——黄河铁桥。在这座桥出现以前,除了镇远浮桥,黄河上游从来没有固定的横贯两岸的桥梁。左宗棠也曾想过要兴建一座固定的桥,但最终由于外国公司要价高、资金匮乏而作罢。1906年,陕甘总督升允借着洋务大兴的东风,巧遇德国泰来洋行经理,提出的报价是左宗棠时的三分之一。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黄河铁桥的诞生。

  合同先行

  升允最初只是想利用外国的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做一项惠民工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升允、彭英甲、傅秉鉴以极其审慎的态度与外国公司反复磋商合同,而且初拟合同之后,为了消除中方顾虑,德方还进行实际勘验,承诺保固80年。经过深思熟虑,自认为“赋性迂谨,凡事未经办妥,不敢遽以上读宸聪”的升允有了十足的把握,来了个先斩后奏,先与德方公司签订了修桥合同,之后才给朝廷上报奏折。这一份合同正是升允敢于决策的依据,也体现出他的为民情怀。

  不可抗力

  在整个桥料运输过程中,泰来洋行经常寻找种种借口,试图推卸责任,但都遭到中方依据合同规定予以严正驳斥。还有合同规定超过1200公斤的大件由泰来洋行运输。最初运来几件超大材料,郑州等中转站不得不现造车具承载,致使民力疲惫不堪。后来彭英甲指示根据合同办事,超过1200公斤的由德方负责。在铁桥修建过程中,中方做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对施工方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铁桥的质量和工期,可以说黄河铁桥的建成是中外技术专家和工匠共同努力的结晶。

  运输纠纷

  一纸合同易定,实际操作却千难万险。承诺容易,履行实难。万里迢迢从德国运来所有材料,大至特大件材料,小至铆钉,辗转两国,天津、郑州、西安、兰州数度中转,历经多省。其间中国运输物力尚不足以担当此殊大器械,拆卸被阻,运价被讹,运输附载、丢失损坏责任问题,由于道路远长,有时有些材料短缺影响工期,甘肃军方、官方、民间均予以大力支持。

  临阵换将

  1907年农历九月,正当桥料源源不断运往兰州之际,洋务总局彭英甲得到消息,大工程师德克到黑龙江修铁路去了,改由一个年仅20多岁的小工程师负责铁桥工程。“二十余岁,岂能承修大工程?”加之签订合同的喀佑斯也不来甘肃了,彭英甲十分担心,怕因人员问题影响铁桥的施工建设。他立即致电泰来洋行和天津德国领事:“现在二期料已启程,请照合同与德克一并速来。喀佑斯原办之人,非来监修不可。”三天后,泰来洋行回电说工程师和工匠已经启程,但工程师是谁对方却讳莫如深。直到十月初七,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率华匠刘永起等六十九人西行,彭英甲才知道真正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彭英甲随即致电德国驻天津领事馆:“喀佑斯系原包桥工之人,德克系估桥工之人,二人必须来一人,办事熟悉,两有裨益。”但喀佑斯和德克始终再未出现,幸好满宝本不辱使命,临阵换将之事方被中方认可。

  维修使用

  黄河铁桥之所以能历时百年而雄姿依旧,与德国工程质量和信守合同的信誉有关,更离不开兰州人民对铁桥的一以贯之的珍爱与保护。铁桥的修成,也推动了甘肃法制建设向前迈进。铁桥通行之后,为了切实保护和维护铁桥,甘肃洋务总局于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初九专门颁布了管理铁桥暨岁修铁桥法程以及巡兵站岗、车马行人来往条规。管理暨岁修法程共10条,详细规定了铁桥平时的养护、维修规则和具体方法。如规定铁桥每年八月必须油漆一次,铁桥招募巡兵12名,分三班倒巡逻,两名站南北码头,两名站在桥中间,“凡车马人民之行不合法者,均需随时指点。”并且规定车马走中间,行人走两边,由北而南者靠东,由南而北者靠西,无论是车马行人皆需鱼贯而行,“勿得久立观望,有碍通行。”载货过重的车辆,不宜并驾齐驱,以防损坏桥板……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二十日,针对有人在铁桥上驰骋车马的现象,兰州巡警道、甘肃洋务总局专门发布了一道严禁在铁桥上驰跑车马的禁令,规定“嗣后,行过铁桥,无论车马,务须缓辔徐行,不准驰骤急跑。倘敢不遵,即由站岗巡兵扭送来局。轻则责罚,重则枷号示众。”

  流芳千古

  1911年夏初,陕甘总督传札甘肃洋务总局、农工商矿局等,声称经朝廷各部核查,甘肃创建兰州黄河铁桥所用桥价及各项盘费银两与原立合同数目相符,并无贪贿之虞。升允、彭英甲、傅秉鉴等清廉奉公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当时的合同、今天的档案、历史的记忆,像铁桥一样永远镌刻在兰州人民的心里。

  历史见证

  到1989年,铁桥安然度过八十年,用时间证明了工程的质量、兑现了承诺。1989年铁桥保固期满后德国有关方面曾致函兰州市政府,在询问铁桥状况的同时,申明合同到期。1989年,黄河铁桥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在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期间,兰州市政府在桥头竖碑,第一次将铁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如今已过百年,铁桥依然屹立在黄河之上,历史见证了她的沧桑,她也书写了历史。

  (本报记者 徐爱龙 摘编自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文化长廊)

精彩推荐

  • 兰州交警: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图) 兰州交警: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图)
  • 兰州画院“智力扶贫”助榆中山区孩子圆梦(图) 兰州画院“智力扶贫”助榆中山区孩子圆梦(图)
  • 大美永靖,国际旅游节水上项目美图集锦 大美永靖,国际旅游节水上项目美图集锦
  •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开展 兰州展馆现场展示牛肉面技艺(图)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开展 兰州展馆现场展示牛肉面技艺(图)
  • 酒泉肃北:种公羊长了四只角 酒泉肃北:种公羊长了四只角
  • 梦想隧道——感受兰州安宁创新创业的强劲“脉搏”(图) 梦想隧道——感受兰州安宁创新创业的强劲“脉搏”(图)
  • 记者走进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 体验地震灾难紧急救援(图) 记者走进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 体验地震灾难紧急救援(图)
  • 兰州市西固区全面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大展演活动(组图) 兰州市西固区全面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艺大展演活动(组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名
2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候补委
3   中共甘肃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举行 林铎
4   林铎主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 研究加
5   新一届甘肃省委常委集体与媒体记者见面
6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
7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
8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
9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
10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