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走近农村女童给她们一把健康成长的钥匙
原标题:走近农村女童给她们一把健康成长的钥匙
娟子给学生作安全讲座。受访者提供
娟子在讲座上和孩子互动。
穆白和娟子,曾经的同事;现在,他和她成了“益而伊公益”的战友。工作之余,带着一部微电影,他们试图走进更多孩子的青春期秘密,交给他们一把健康成长和自我保护的钥匙。这条路走起来很长,而他们希望自己能走得更远。
1.《如果树知道》
小莲的父母都在南方城市打工,她和奶奶在老家相依为命。奶奶年迈,除了每天拜佛,没办法和活泼开朗的小莲有更多的沟通交流。
于是,小莲把对父母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对身体发育的迷茫,都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悄悄放进后山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她每天在大树下读书、写字,和大树说悄悄话,让大树知道她所有的秘密,期待着有一天,大树能让风把她所有的喜怒哀乐,捎给远方的母亲。
一天下午放学后,因为留下来值日,小莲在独自回家的路上,她被同村的一名光棍性侵。年幼的小莲不知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伤害,当她鼓起勇气将这一切告诉奶奶时,奶奶却因害怕丢人选择了隐忍。奶奶的软弱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他继续对小莲实施侵害……
这是公益微电影《如果树知道》的情节。两个月前的4月15日,在祁家集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当娟子第二次播放这部影片时,讲台下的孩子们中间传来断断续续的抽泣声。一名女孩边看边哭,边哭边写,观影的几十分钟里,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了整整一页的心得。
一部微电影,能如此强烈地调动孩子们的情绪,让娟子略感意外,但这正好成为她接下来讲座的切入口。从影片中小莲的遭遇说起,娟子开始给近百名五六年级的孩子讲生理、心理健康知识及自我防护的方法。她从女孩子的乳房发育、初潮讲起,到该如何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如何防范侵害的发生及当受到侵害时,该如何处置和进行心理自救。
讲台下的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也没有人表现出任何的不好意思,就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也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一脸严肃。
讲座结束后,娟子和同伴兼公益搭档穆白,向55名高年级的女生赠送了包括自我防护知识读本、内衣、卫生巾等在内的“教学道具”。
“之所以说这些东西是教学道具,而不是物品捐赠,一来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自尊,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物品的示教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用价值。”6月8日,在位于安宁的工作室接受采访时,益而伊公益的理事长穆白这样告诉兰州晨报记者。
示教效果明显。就在物品发放现场,一名小女孩怀里抱着刚刚收到的东西,走到娟子面前,小心翼翼地致谢:“杨老师,您今天讲的这些,从来都没有人跟我说过,谢谢您告诉我。”孩子原本还想鞠躬,被娟子及时地拦住了。
这个讲座之前,娟子已在另一所小学讲过一次,之后,她又分别在榆中县兰山初级中学、临洮县漫洼小学各讲了一次。每次结束后,总有老师、家长或者学生自己充满感激地道谢,校长也会再三邀约:“谢谢你们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这些,我们会再邀请你们,一定再来。”
“每到这个时候,我很确定,我们正在做的,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真正被这个社会需要的事情。”穆白说。
2.性教育不是性,是教育
穆白和娟子正在做的,是“为农村女童放飞梦想——留守女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最初是由益而伊公益于去年9月9日在腾讯公益乐捐平台上发起的,后来还在甘肃省首届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奖。
已经做过的5次公益讲座,给穆白和娟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震动。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我们在榆中兰山中学做的那场活动。那些孩子当中,不但有很多留守儿童,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来自没有母亲的单亲家庭。”穆白停顿了一下又补充说:“越是这样的环境,学校里的女老师可能就越少。这些女孩子,她们几乎没有什么正常的渠道,去了解学习一些正确的身体发育和自我保护方面的知识。”
娟子则对临洮县漫洼小学的那场活动感触尤其深切。那天,刚好是六一儿童节,学校里有很多来观看学生们儿童节演出的家长。能让更多的家长也一起参与到这个健康讲座里来,一直是娟子的心愿,这天的机会似乎刚好。
讲座开始前,娟子随机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我专门挑那些比较年轻的,打扮时尚的,至少看起来不是太古板的妇女,问她们有没有给自己的女儿提到过一些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以及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识,结果竟然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娟子进一步追问的结果是,除了部分家长表示自己也不懂,不知道该如何讲给孩子之外,更多的家长回答说:“跟孩子开不了口啊!等她们长大了,自然就会懂,谁又给我们讲过?”
“等她们长大了,只是会必然面临这些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她们就会懂。”娟子说。从2004年到2014年,娟子曾以专家嘉宾的身份,在甘肃广播电台都市调频主持了整整10年的《今夜温馨》栏目。其间有各种各样的电话打进来,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成年人咨询。
“有些性健康问题,问得就像小学生一样幼稚,可是他们真的不懂。”娟子说。
“现在孩子在青春期的性教育问题,几乎在绝大部分家长那里,都成了讳莫如深的事,但性教育不是性,而是教育,它并不是不可提及,更不会无师自通。”可娟子对扭转这样一个认知现状深感无力。
娟子和穆白分别在两家不同的医院工作,他们曾经在一起共事。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两人在甘肃的各大高校里做过很多场性健康教育讲座和艾滋病防治讲座。让娟子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件事。那天她在兰州的一所高校刚作完讲座,当晚就接到了该校一名大二男生的电话。对方痛哭流涕地说,自己家里三代单传,就他一个独子,可是他却面临不能生育的痛苦,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面对未来。但她最终弄明白,原来是男生有手淫的习惯,平时又从网上看了很多的手淫有害论,因此陷入痛苦和自责中不能自拔。
娟子好又气又好笑,但同时深感无奈,这是发生在一个大学生身上的事。
3.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并不是只有农村的孩子才存在性教育的缺失问题,其实城市里的孩子也一样。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作为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还没有必要去了解这些知识。可是,也就是在你认为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去接触了相关信息,而且一些错误的信息一旦先入为主,误导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想象。”娟子说。
对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严防死守的不只是家长,甚至很多老师也在其列。“你看我们这个活动的名称,叫‘留守女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而不是性教育,虽然我们做的就是这件事,但是叫的时候,你不能那么叫,否则,大多数学校的反应,肯定会拒绝。”穆白说。但是每次活动结束之后,学校和孩子们的反应,让穆白觉得自己正在和伙伴们做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满足感,总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愉悦。
和许多民办非企业机构一样,给穆白带来挫败感的,永远是资金问题。因为通过公益平台募捐到的项目基金有限,这项活动只能围绕着兰州的周边地区展开:“车程只能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再远的话就无法负担。有两个县的两所小学,都给我们提交了申请表,可是太远了,我们都去不了。”
即便如此精打细算,这个“留守女童心理、生理健康教育”的公益项目,仍然接近尾声。当初他们在腾讯公益乐捐平台上只募捐到了6所学校的活动资金,目前已经去过5所,还差最后一所学校,这个项目就要结束了。
“结束了再想其他的办法啊!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停下来,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能更长远。”娟子说,她扬了扬手中的手机:“我正在努力联系更多的人,有一些商会的会长或者老板。我以前很清高的,但是现在必须要有所改变,才能让这件事情做得更长久。”
记者 赵莉
相关新闻
- 2017-06-19【特稿】走近农村女童 给她们一把健康成长的钥匙
- 2017-06-08【特稿】《西凉文学》: 18年只为文学坚守“阵地”
- 2017-06-07【特稿】奔跑的人和奔跑的城市
- 2017-06-05【特稿】乡村“百姓幼儿园”一名研究生的抉择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