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关于甘肃省网络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近日,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关于甘肃省网络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办发〔2017〕19号)。原文如下: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贫困地区群众,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以持续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现“两个确保”和“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补齐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拉近贫困地区与市场的距离,拓展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和谐进步。
到2020年,网络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全省贫困地区基本实现网络覆盖、信息覆盖、服务覆盖。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高,4G网络全面覆盖,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以上,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乡镇广播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95%以上,行政村广播电视光缆通达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电子商务应用基本普及,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带动贫困地区明显提升特色产业效益。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信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基本实现。网络教育、网络文化、网络医疗广泛开展,社区管理向贫困地区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区域发展环境明显改善,“造血”能力显著提升,贫困群众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逐步显现。
二、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
(一)推进贫困地区网络覆盖。积极推进“宽带中国”“宽带乡村”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引导和动员通信运营企业和广电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光缆线路、无线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技术升级和改造,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基本通信需求。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理制定基站、铁塔、管道、杆路和室内分布系统等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和社会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公平参与贫困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加快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抓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农村宽带应用示范工程”等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宽带建设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对贫困县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优先提升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推动基础通信运营企业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制定贫困地区农村专属资费方案,降低宽带资费水平;鼓励通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电商积极开展合作,降低准入门槛和收费标准,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省委网信办、省民委、省扶贫办,甘肃移动公司、甘肃电信公司、甘肃联通公司、甘肃铁塔公司、甘肃广电网络公司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二)加快研发方便快捷的移动终端和手机应用。支持和引导网信企业定制研发面向贫困地区的简单易用、成本低廉的移动终端,研发少数民族语言定制终端,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应用程序(APP),做好宣传和推介,引导农牧民合理使用。打造集扶贫政策解读、农业技能培训、农业动态、农资及农机信息、农产品价格、农业气象、农时信息、农业灾情预警等信息发布,电商、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应用,新农合报销、惠农补贴、精准贷款等惠农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精准扶贫服务管理应用程序,开展定向精准信息推送服务。(省委网信办、省民委、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计生委,甘肃移动公司、甘肃电信公司、甘肃联通公司、甘肃广电网络公司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推动民族语言语音、视频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和引导网信企业、科研院所与兰州大学科大讯飞语音及语言云计算联合实验室、西北民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加强合作,加快研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音、视频等基础软件和通用软件,重点研发藏语分词系统和藏汉翻译系统,尽快与精准扶贫移动端相对接,减少和消除少数民族群众使用移动终端和信息服务时的语言障碍,营造顺畅的信息获取和交流环境。(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委、省民委、省教育厅、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实施农村电商工程,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村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依托各地区农特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实施《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因地制宜培育区域性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农产品等种植、养殖及深加工,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行动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扶贫产业特色农产品网上品牌。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实施“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精准带贫工程,支持有意愿的贫困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林)场、股份制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办网店,发挥带动效应,实现主动脱贫。鼓励引导知名电商和电商平台企业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推动新型经营主体与电商、电商平台合作,以订单农业和产供直销方式,有组织地开展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促进农民增收。鼓励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促进特色农产品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宣传、推广、销售,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甘肃新供销“网上供销社”等综合平台作用,打造以县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供销合作社、省委网信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二)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旅游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工程,统筹“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形象宣传,鼓励和支持在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开设贫困地区旅游宣传营销窗口,依托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农事景观及人文景观等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养老养生以及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支持、引导和规范农(牧、林)家乐、乡村民宿及自驾游宿营地等上网营销,促进农业与旅游观光、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建设乡村旅游大数据中心和乡村旅游产业监测平台、乡村旅游服务平台、乡村旅游营销平台,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服务、营销水平,多渠道增加贫困地区群众非农劳动收入。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大中专毕业生、旅游从业人员等开办旅游网店,发展旅游信息服务,并结合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扩大服务范围。鼓励旅游餐饮、农家乐、各类旅游服务商家加入网络团购业务,推动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企业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省旅游发展委、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委网信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完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功能配套,构建农产品、农村手工制品上行和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双向流通服务网络,提升电商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引导支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向国家级贫困县倾斜。推进“新型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网上供销社”建设,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贫困地区邮政和快递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优化邮政网点布局,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终端体系,新建邮件处理中心1个,村邮站13439个,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农村快递揽收配送网点建设,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支持快递企业加强与农业、供销合作、商贸企业的合作,推动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率先建立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加强交通、商贸流通、供销合作、邮政等部门及大型电商、快递企业信息网络共享衔接,鼓励多站合一、服务同网。依托兰州北科维拓科技股份公司第三方支付牌照,大力培育和支持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本土农村电商平台。引导和推进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及阿里巴巴集团、京东集团、苏宁集团等国内知名电商计划优先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贫困片带地区组织实施。加快推进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分等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制定及应用。支持各类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点积极吸收农村贫困人口、妇女、残障人士等就业。(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供销合作社、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质监局、省委网信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四)举办甘肃贫困县名优特产及乡村旅游网络博览会。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贫困县名优特产品网络博览会”、农业部“网上展厅”、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夏季、冬季网上购销对接会”和中国甘肃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搭建甘肃省贫困县名优特产、乡村旅游网络博览会,设立区域分平台,组织主题展示,支持贫困县乡镇、企业、农牧民通过网络博览会展示和交易本地特色产品。引导省内新媒体加大贫困地区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线路的公益宣传力度,开展网上巡礼和巡展。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众筹网等公益组织,推广“贫困农户+脱贫带头人+众筹平台+消费志愿者”陇南众筹脱贫新模式,引导脱贫带头人、大学生村官、一线扶贫干部、返乡创客青年等通过组织发起贫困县产品众筹开发和资源众筹养护计划,带动本地农特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特色品牌,更好地对接市场、持续有效增收。以省妇联“陇原巧手”手工编织产品等不同品牌资源为主题,分期分批开展“美丽乡村”网上行活动,推介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和名胜产品。(省农牧厅、省供销合作社、省委网信办、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团省委、省妇联、省扶贫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四、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创业创新能力
(一)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作用,改善提升学校教学媒体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整合城市教育资源,通过同步课堂、名师讲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甘肃)搭建与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平台相融相通的网络应用平台,建设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库,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支持云环境下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区教育体系之间优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区域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教学空间系统和备授课系统,搭建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子平台,通过多终端推送服务,为贫困地区各类学习对象提供优质网络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学生教育水平,提升贫困户生产技能。(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二)加强干部群众网络技能培训。将网络技能培训纳入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充分利用甘肃干部网络学院、甘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网络培训平台,整合组织、科技、农牧、商务、旅游等部门单位的培训资源,分行业、分层次、分片区定期开展电商扶贫、网络安全、互联网法规等相关培训。面向各级干部和群众,开展互联网知识及实际操作、电商知识、旅游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知识、服务技能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开发适合远程教育的培训课件,创新培训方式,引导传统培训模式向远程教育、网络在线培训等模式转变,扩大培训普及范围,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队伍的指导服务作用,利用甘肃广电网络电视图书馆、读者数字农家书屋等平台,加快贫困人口网络知识的普及,尽快提高贫困地区学网、用网水平。改善提升县级职教中心教育信息化硬件条件,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技能的能力。通信运营商、电商平台、终端制造厂商面向贫困户的网络技能培训要纳入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各类各层次培训,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中至少有1名成员掌握1项实用技术。(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甘肃移动公司、甘肃电信公司、甘肃联通公司、甘肃广电网络公司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支持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返乡开展网络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大学生返乡创业行动,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大学生创业创新,特别支持女大学生归乡创业创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加强与苏宁电商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创新创业帮扶模式,依托“互联网+零售”“互联网+扶贫”等双创平台,有效汇聚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破解困扰农村创业的资金、技术、销路、营销等系列难题,带动贫困地区脱贫。(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团省委、省妇联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五、实施信息服务工程,建立网络扶贫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一)完善提升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开展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构建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市州和省有库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综合信息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对每个贫困户家庭成员、收入状况、生产生活条件、致贫返贫原因、帮扶救助和脱贫情况等精准画像、及时更新,从识别到帮扶、帮扶到脱贫、脱贫后跟踪的动态跟踪监测、全过程管理;整合发改、建设、教育、医疗、疾控、计生、社保、低保、旅游、电商以及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推进全省扶贫数据共享开放,开展行业扶贫管理和精准扶贫大数据分析,确保扶贫数据准确、管理规范,为精准扶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持续推动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不断完善提升。(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委网信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二)建设覆盖全省的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在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分级建设网络扶贫信息数据节点,建设省市县三级网络扶贫信息共享系统。统筹建设县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上承接扶贫业务,对下延伸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充分利用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现有设施和资源,设立贫困乡镇线上线下互动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点。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新闻网站、少数民族语言网站和少数民族特色网站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贫困地区信息采集和网络传播。采用社会捐赠、公益基金扶助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拥有一部可以接入宽带网络的高清数字智能电视、有线智能机顶盒、云桌面等简单易用的定制终端,实现网络全覆盖、信息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各市州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甘肃广电网络公司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推动甘肃省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和整合全省现有各类“三农”服务网络体系及数据资源,建设完成由甘肃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及PC端、手机端、微信公众号三大渠道构成的甘肃省农业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多渠道汇聚信息服务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能力。重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服务平台;整合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及流通、农村经营管理和农民致富等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政策环境、生产资料、农业技术、特色农产品结构调整等信息服务;整合种植、养殖、渔业、农机、种业、农产品初加工、土地、价格、补贴、法律法规等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同时推进交通、水电、医院、幼儿园、超市、银行、电信等惠民服务上线。鼓励读者数字农家书屋、甘肃新供销“网上供销社”和甘肃广电网络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扶贫政策宣传精准推送平台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广“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网上供销社”发展模式,满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省农牧厅、省委网信办、省供销合作社,甘肃广电网络公司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四)推动贫困地区民生保障信息化。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拓展综合信息服务功能,逐步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社区服务新模式,建设基层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办理,支撑医疗、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等兜底政策落地。加快远程医疗平台、疫苗接种平台、预约挂号平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养结合平台建设,实现城市诊疗资源和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推进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提高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一站式”结算平台建设,尽早实现即时结算。引导和支持网信企业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互联网特色小镇、智慧小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各市州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发展委、省委网信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五)培养网络扶贫人才队伍。注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既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能、又精通扶贫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推进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推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与经验,指导贫困户通过网络获取生产经营知识信息,推动开展网络扶贫各项工作。从每个贫困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及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中选取网络扶贫带头人,加强对带头人的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全村脱贫致富。注重发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科技特派员、西部计划志愿者等的作用,配合当地政府广泛宣传扶贫政策,指导和带动贫困人口参与网络扶贫行动。(各市州政府,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农牧厅、省扶贫办、团省委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六、实施网络公益工程,构建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
(一)组织开展网络公益扶贫系列活动。依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由若干个网民帮扶一个贫困户的“N+1”网络公益扶贫活动。在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等省内重点新闻网站和甘肃发布等政务新媒体开设“N+1”网络公益扶贫专栏,在移动客户端开展网络公益扶贫活动月,组织视频网站和广电高清数字互动电视平台开展公益广告插播活动,制作网络公益扶贫先锋系列节目。设计推出网络公益扶贫解读传播项目,充分挖掘网络公益扶贫的理念内涵,鼓励全体网民积极参与特色消费扶贫活动。(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二)推动网络公益扶贫行动。组织开展“一起奔小康”网络扶贫志愿行动、“陇原微力量”网络公益行、“精准扶贫齐步走”公益广告征集等活动,鼓励、倡导和动员全体网民自愿参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网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征集网络扶贫践行者故事,举办“我的脱贫网事”微电影创作大赛。开展贫困地区儿童微心愿征集,组织网络志愿者认领。组织广大青年团员、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公益扶贫,结对子,缔结同心圆,通过实施“网络文明进校园”等活动,加强重点贫困地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策划实施“小陇力量”微公益主题活动,讲好陇原故事,传播甘肃公益正能量。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鼓励各地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旅游发展委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实施贫困地区结对帮扶计划。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落实工作,主动与结对帮扶省市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网络扶贫支持,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深入推进定点帮扶、东西协作和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组织中央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签署合作帮扶协议,开展结对帮扶。引导和支持地方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参与网络扶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社会组织在网络扶贫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扶贫组织、互联网企业成立网络公益扶贫联盟,形成合作机制。鼓励相关互联网企业发挥自身的网络公益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推出扶贫项目,发动企业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广大用户共同参与,彰显互联网行业投身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各市州政府,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四)打造网络公益扶贫品牌项目。依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与我省网络媒体合作,共同建立公开、透明的网络公益帮扶平台,推出品牌公益项目,开展网络公益扶贫活动。组织开展资助贫困学生的希望工程“1+1”、希望之星和“圆梦行动”项目,开展关爱贫困地区小学生的“爱心包裹”“新年新衣”“爱心书屋”“儿童快乐家园”项目,开展帮助贫困母亲的“母亲邮包”“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等活动。依托知名网络劝募平台和本土网络平台开展公益劝募活动,畅通公益参与渠道,通过网络公益扶贫项目实现建档立卡对象、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贫困人口与广大网民的对接。(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妇联、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邮政管理局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牵头,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发展委、省邮政管理局、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供销社、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参与,建立网络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督促落实各项任务。建立网络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抓总、市州负责、县市区具体实施的三级网络扶贫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进度,落实配套政策和资金,确保网络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各市州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注重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网络扶贫工作摆上本地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位置,抓好工作部署、组织推动和督促检查。(各市州政府,网络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各市州网信办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二)试点示范先行。按照国家网络扶贫试点省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国家试点省建设工作。优先选择陇南、平凉、庆阳、天水、临夏等起步早、工作基础好的市州开展全省网络扶贫试点示范工作,统筹资源,集中突破,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确保网络扶贫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广陇南电商扶贫模式和经验,加快甘肃广电网络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示范工程和读者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推进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向农村社区延伸。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支持,深入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工作,争取“十三五”期间实现具备条件的国家级贫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各市州政府,网络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三)加大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精神,将网络扶贫行动有效融入全省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基础网络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降低贫困地区电商营销成本。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发行、省政府签署的《全面支持网络扶贫合作框架协议》,用好100亿元优惠贷款,加快推动宽带+公益服务、电商+扶贫增收、双创+返乡就业、智慧+信息惠民、大数据+精准帮扶、互联网+乡村旅游等项目落地。推动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发符合贫困地区发展特点的、与网络扶贫五大工程密切结合的普惠金融特色产品,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放贷范围,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贷款时间,灵活贷款方式,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扶贫效果。做好与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基金组织的对接,争取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对全省网络扶贫项目的支持,推动重大网络扶贫项目落地。鼓励各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探索网络扶贫投融资新路径。(各市州政府,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扶贫办,互联网金融公司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四)保障网络安全。严格按照互联网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相关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建立扶贫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注重内容安全和技术安全,定期开展网络设施安全风险检测评估,规避网络风险,维护网络秩序。促进有关部门、网络设施运管单位及网络安全服务机构间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保护制度,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针对农村以老人、儿童、妇女为主且对网络海量信息辨识能力不足的情况,组织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科技特派员、西部计划志愿者指导贫困地区家庭安全上网。(各市州政府,省委网信办、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团省委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五)加大宣传力度。整合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和广播电视融合媒体的作用,建设贫困地区网络传播体系,建立甘肃网络扶贫门户,开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账号,创新传播方式,开展传播工作。及时传递省委、省政府网络扶贫的政策举措,及时推送脱贫致富信息,及时宣传网络扶贫重大成效;生动报道各地各部门网络扶贫脱贫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深入挖掘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讲好网络扶贫故事,传播网络扶贫好声音。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协同发力的联合处置机制,做好网上评论和舆情引导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省委网信办、省扶贫办,各市州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共同推进)
(六)加强考核评估。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制定的量化评估指标,加强各地各部门网络扶贫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好年度评价工作,形成年度评估报告,并公开发布。建立工作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落实网络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的进展情况,对网络扶贫工作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来文编号:甘办发〔2017〕19号)
相关新闻
- 2017-04-27甘肃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2017年宽带网络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
- 2016-06-19H5丨看网络大V如何线上直播甘肃扶贫
- 2016-06-13网络名人凝心聚力十三五·助力网络扶贫
- 2017-01-05甘肃提前一年完成“1+17”精准扶贫饮水安全建设任务 建成农村安全饮水供水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