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韵花桥村——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新景象
原标题:山水清韵花桥村
记者 周者军
初夏时节,走进省道307线白望段(白河沟至望关)旁的康县长坝镇花桥村,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散落在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河穿村而过,河边花团锦簇,河岸杨柳依依,河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吊桥迎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从4月份开始,每天到村里的游客都超过千人,村民们开的10多家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土鸡、山野菜成了抢手货,好多农村妇女还在山庄里当起了服务员,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走进“花桥人家”农家乐,说起乡村旅游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在厨房里忙碌的杨明霞很是激动。
杨明霞过去多年一直在广东打工,2015年,她瞅准了家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商机,毅然返乡创业,在村里开办了农家乐。2016年初,“花桥人家”农家乐正式营业,仅用一年时间,就盈利20余万元。
“我们村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国家4A级景区,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大家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杨明霞高兴地说。
花桥村尽管地处公路沿线,自然生态也不错,但由于人多地少,过去多年主要靠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群众增收局限性很大,是典型的穷山沟。转机在2014年,康县依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增加群众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步伐的突破口来抓,花桥村被列为重点村。
3年多来,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村里先后硬化了通村道路,对215户人家的房屋进行了风貌改造,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中医养生堂、村史馆、电子商务体验室等。整合交通、扶贫、水利等项目资金实施了广电网络全覆盖工程,完成了污水管网土建工程、供水工程和河心岛建设工程,修建了农业体验区梯田,结合“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工程,发展农家乐13家,有客房64间,床位102张。
走进如今的花桥村,脚下的石路由农家磨盘铺设而成;村里的千年菩提树得到精心养护,成为核心景点;而醋坊、酒坊、豆腐坊里面的传统工艺,更是唤起了人们心底的记忆。
“在建设农家乐和农家客栈等旅游设施时,我们本着突出当地特色,保持原生态风貌的原则,坚持不挪一块石、不砍一棵树、不毁一株草、不埋一眼泉,保持原生态。”驻村干部万欣说。
在采访时记者发现,除了原生态的山水清韵,花桥村更有许多现代化的便利。如今的花桥村,不仅WIFI全覆盖,而且还有汽车露营和房车营地。
“经过精心打造,花桥村已成为集生态养生、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养老旅游、乡土购物、民俗风情体验、农特产加工、农耕文化艺术传播等产业链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长坝镇党委书记杨寿松说。
据杨寿松介绍,为了让花桥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更快,2016年,康县为40户贫困家庭提供了20万元的扶贫贷款,每户有5000元的发展资金,在村扶贫互助社的协调下,各户把5000元的贷款以众筹的方式投资到村旅游公司经营的茶屋、水磨坊、挂面坊、豆腐坊等项目中,旅游经营公司每年向每户分红1150元,企业每年只收取每户几十元的资金管理费,而发挥了服务中介作用的扶贫互助社,负责资金安全的监督,这种“借鸡生蛋”的经营模式,既发挥了扶贫互助资金的效用,又带动了产业发展。
如今,花桥村越来越美丽,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群众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据花桥村村支书田仲虎介绍,2013年花桥村贫困户93户,农民人均纯收入3084元;通过乡村旅游的带动,2016年底贫困户减少到41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60元。近年来,花桥村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甘肃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全省农民回乡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相关新闻
- 2017-05-22陇南康县花桥村:如画乡村景中游
- 2017-04-07陇南:花桥村之变——生态发展让“好山水”告别“好贫困”
- 2017-03-28陇南康县花桥村:乡村旅游富乡民(图)
- 2017-03-01记者手记丨第一次的陇南花桥村印象:宛若陇上小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