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同事深情追忆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教授(图)
原标题:学生同事深情追忆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教授
含德蕴才,大师虽去风范永存
柯杨教授(照片由兰大提供)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陇上民俗学泰斗、功勋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成就奖、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百合花奖·终身成就奖、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华夏文明创新区学术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席专家……这一系列的头衔和荣誉,属于一位学者——兰州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柯杨。2017年5月16日15时41分,这位豁达、乐观、善良、帅气的老人走完了他82载风雨历程,学生、同事深情追忆其为师、为学、为人时,仍心痛难抑。
1.亦师亦医
省文联副主席王登渤说:“我是1986年被先生招进兰大中文系的,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先生给新同学开学‘训话’时的场景:‘本人姓柯名杨,杨者,杨柳树之杨,而非飞扬跋扈之扬。我1954年考进兰州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是兰大的毕业生,跟你们一样,在这里上过4年大学。’”
王登渤告诉记者,先生祖籍湖北、出生于甘肃宁县,系陇上近代名医、联家柯与参(1903—1978)之子,年轻时先生深受父亲影响,以及兰大学子的深厚底蕴背景,铸造了他能放下身段,甘于寂寞,不媚俗、不跟风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质,始终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不是一般人能修炼出来的。他不仅是甘肃省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对花儿的研究更是当之无愧的开山鼻祖,居功至伟,他是兰大文学院灵魂式的人物,他的辞世是文学院乃至学校巨大的损失。
先生的课总有一种独具魅力的吸引力,除专业课外,先生的业余课——“爱的艺术——大学生如何追求爱”在兰州大学火爆异常,聆听者不光是文学院的学生,整个兰大的学生都抢着去听。先生家里的书架上有两类书籍,一类是专业书,一类是医学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不论是下乡考察,还是在校授课,先生走到哪儿,就看病看到哪儿,至今,酒泉当地依然有老乡记着先生曾给他们看好过病。
2.家里藏书随时借用
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庆振轩教授自称是先生的老学生、老部下,16日下午4时得知先生辞世的消息时,他感到很突然,很震惊。
庆振轩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结束在四川大学的学习后回到兰大,又一次和先生谈及中文系资料室图书太少时,家里藏书甚多的先生说:“你随时可以借用!”此后的半年时间,靠先生的亲切教诲和家里的藏书弥补了他学术上的短板。
“这辈子能做先生的学生、同事,是我的福气。斯人已逝,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对先生最好的追忆。”庆振轩有些哽咽地说。
3. 80高龄用微信交流
兰州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朱学鹏现已成功保研,他向记者讲述与先生交往的点滴时说,大一有一次做创新创业训练要找文献时,在甘肃农村一位老奶奶家,他向老人家介绍自己是兰大文学院的学生来这里调研时,老奶奶开口就问:“你知道柯杨老师吗?他来我们这里调查时在我家住了40天,人特别随和,还给村里的老乡瞧过病!”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柯杨老师。
朱学鹏说:“第一次见柯杨老师是大二的一个周末,我和同学到柯杨老师家里拜访这位大名鼎鼎的专家,不料一进门就挨了批评:‘学生看老师不能带东西,下不为例!’我和同学连连点头称是。那时候,先生尽管一个人生活,但室内整洁。交谈中,先生还能用永登话、陕西话和我们打招呼,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近。当时已80岁高龄的老先生还能和年轻人一样活用微信、QQ,而且衣着还那么时尚,真的是帅气迷人!”
4.考察看病两不误
“4年大学,12年同事,我和先生在一起的时间有16年,在先生当时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条件下,他能选择民间艺术作为研究方向,而且坚守一生,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先生生在甘肃,长在甘肃,工作在甘肃,即使是兰大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年代,先生同样面对多次‘挖角’不为所动,一如梭梭般扎根在母校,坚守在母校。先生的信仰在大西北,守望大西北一生!”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徐文鹏教授如是说。
先生不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有令人着迷的人格魅力。课堂上,先生总是抑扬顿挫、神采奕奕,说话清晰洪亮,语速不急不缓,时时刻刻能抓住学生的心,不仅上课的人多,而且互动性强。先生的课没有一个睡觉或低头玩手机的学生。要知道,给学生讲课是一个良心活,先生是在用心上课,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也成就了先生成为兰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兰大“四大名嘴”之一的美誉。
徐文鹏回忆说:“记得我毕业做论文到酒泉九寨镇调研时,白天我和先生都要下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晚上回到所住的老乡家里,先生还要给络绎不绝的老乡看病。几天后完成工作的我们又转到不远处的另一个村里,当地得知情况的老乡找我看病。在听到‘我不会看病’的回答后,老乡还质问‘柯杨是不是你的老师?你是不是柯杨的学生?’我只好耐心解释说——会看病的是我的老师,我真的不会!”
5.多年想法终变现
早在2004年,柯杨与一批民俗专家呼吁把民族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并在2005年2月在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合办的《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提出。2007年年初在南京举行的“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上,我国民俗专家联名通过的《南京宣言》中建议:政府应尽快为“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放假”进行立法,使得假期能更好地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柯杨是主要建议者和起草人。
2007年,我国出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曾担任兰州晨报“兰州城市名片大家评”评委
2004年11月10日,兰州晨报组织的“兰州城市名片大家评”活动启动,时年11月28日,结合3万多市民的意见,来自民俗、历史、社会、旅游等领域的7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组成的评审组经过认真讨论,最后确定了兰州城市名片及兰州特色名片的最终归属,“黄河之都”最后被确定为兰州城市名片。柯杨教授就是此次终评受邀担任评委的专家之一。
柯杨教授在评审会上认为,《兰州晨报》举办的“兰州城市名片大家评”活动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发展旅游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他在会上还建议,兰州名片评选出来后的推广宣传更为重要,希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做好对内对外广泛宣传的工作,在较大范围内应用好兰州名片,例如可以在进入兰州的各个高速公路入口处设立“欢迎进入黄河之都”的宣传牌。
记者 武永明
相关新闻
- 2017-05-17甘肃省著名民俗学专家柯杨16日去世 曾获“百合花奖·终生成就奖”等奖项
- 2017-05-17甘肃民俗学泰斗柯杨辞世 曾致力于“甘肃花儿”的传播
- 2017-05-17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柯杨先生逝世 系甘肃省非遗保护工作首席专家
- 2017-05-17甘肃民俗学泰斗柯杨辞世 曾致力于“甘肃花儿”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