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白银靖远县炕围画 渐行渐远的农家炕头艺术

17-05-12 10:17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张嘉琛(实习)

  原标题:炕围画 渐行渐远的农家炕头艺术

  炕围画曾是我国北方农村一种常见的室内装饰画形式。逢年过节之时,农家人往往会给自家的炕围换上一幅崭新的“年画”,既可以增添喜庆氛围、保护墙面,又可以避免墙面污染了衣物及被褥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这种盛极一时的农家“炕头艺术”却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同时也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

  老人眼中炕围画的记忆

  在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杨柳村,72岁的闫万堂老人精力明显不如往年。年纪大了,视力下降不说,听力也明显衰退。别人说一句话,他都要侧耳使劲听才能听清楚。

  “这幅画是直接画在白纸上的,用的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技法,从画线、构图、打底、上色到完成等工序,前后花了我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如今上岁数了,眼睛也越来越不行了。”闫万堂一边介绍着他创作的炕围画,一便无奈地感叹着。

  作为靖远乃至白银炕围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二十余年来,闫万堂一直醉心于当地炕围画的研究与创作。相对于外省其他地区的传统炕围画,他创作的炕围画不仅寓意丰富,主题突出,具有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而且又具有简繁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内涵,视觉感染力也比较强。

  “咱们北方的冬天寒冷,所以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盘火炕,但有个问题就是火炕周围的墙壁时间长了很容易脱落、起皮,容易蹭脏衣物、被褥。为了干净和美观,大家一般会在新年来到之前请人把靠近炕里面两尺高的墙上都画上漂亮、喜庆的炕围画,然后再漆上一层亮漆,这样既美观又方便擦洗。”闫万堂充满回忆地说。

  退休后一心创作炕围画

  闫万堂退休前原是靖远县一所乡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自小就喜欢书画。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户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图案炕围画。经过对当地炕围画市场的考察和对外地炕围画的研究,闫万堂最终创作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炕围画。

  闫万堂说,从1990年到2005年退休期间,基本是他对靖远炕围画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时期。尤其前妻去世后,他经常把大量的业余时间花在炕围画上面。他经常一个人深更半夜独处一室,拿着各种作品反复对比,汲取它们的精华,以便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为了让当地老百姓用上“地产”的炕围画,在60岁那年,他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大半辈子的15万元积蓄,一个人坐火车,辗转山东、河北等厂家,选用塑革印制了两万多份“新炕围画”。现如今的靖远县中东部以及周边的平川、会宁、榆中和宁夏海原等县区乡镇,有六、七千家农户都用上了他创作的炕围画。

  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简约装修理念的渗入,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户家里已不再需要这种传统的炕围画来装饰了,甚至连闫万堂的儿子也不例外。对此,老人有些遗憾和无奈。他说:“我干这个不是为了钱,而是让咱们本地的炕围画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能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咱们本土的炕围画,那我就别无所求了。”

  记者 王万盈 文/图

精彩推荐

  • 兰州东岗交警大队开展夜间酒驾专项整治行动 兰州东岗交警大队开展夜间酒驾专项整治行动
  • 白银靖远县炕围画 渐行渐远的农家炕头艺术 白银靖远县炕围画 渐行渐远的农家炕头艺术
  • 平凉市泾川县加大果园标准化管理夯实了果业增收的基础(图) 平凉市泾川县加大果园标准化管理夯实了果业增收的基础(图)
  • 武威市古浪县建设千亩日光温室 深入推进“下山入川”工程(图) 武威市古浪县建设千亩日光温室 深入推进“下山入川”工程(图)
  • 【陇原古迹影像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堡子山遗址(图) 【陇原古迹影像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堡子山遗址(图)
  • 【记者关注】兰州市多管齐下破解停车难题(图) 【记者关注】兰州市多管齐下破解停车难题(图)
  • 武威市天祝县对全县中小学生活用房和运动场进行整体改造(图) 武威市天祝县对全县中小学生活用房和运动场进行整体改造(图)
  • 嘉峪关南湖生态公园夜景(图) 嘉峪关南湖生态公园夜景(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邓海涛等同志职务任
2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
3   H5|【五·四青年节特辑】青年,送你一份
4   林铎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唐仁健
5   林铎唐仁健会见董明珠一行
6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举行预备会
7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
8   喜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定西一名老党员
9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10   陇拍客|临夏永靖:春光旖旎惹人醉 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