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论语】明察方可烛私
原标题:【兰山论语】明察方可烛私
杨亮
战国韩非子有句名言,“不明察,不能烛私。”大意是说,不仔细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就不能够洞察隐私真情。因为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总有各种局限,要从多方面观察问题,才能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和短视;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要多听不同的意见,才能做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可见,调查研究是了解真实情况、作出正确结论的最好方法。是否存在政策“睡觉”,资金闲置,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是否存在自行其是、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不下去调查,怎会听到真言,怎能看到实情,怎么制定政策?所以,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常下去、多调查、广走访。只有这样,才会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才能面对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陈云同志曾说过:“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什么也搞不好。”搞调研犹如“绣花”,态度要端正,不偷懒、不敷衍,不做表面文章;要求要严格,不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不偷奸耍滑。要做到针针精准、丝丝到位,对收集到的资料、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反复印证,去伪存真,不马虎、不大意、盯细节。只有这样,指导工作的方法才更有针对性,督查通报的结果才会更接地气,政策措施的出台才更有说服力、可行性,有群众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些领导干部对一些事情之所以不敢拍板,甚至拍板的时候心里发怵,原因就是没走访、没调研,没材料、没数据,底细不清,底气不足,工作起来有顾虑,畏首畏尾,左顾右盼。所以,当干部就不能怕吃苦,不能怕麻烦,不能靠“打电话、听汇报、办公室里编套套”了解情况,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悉心展开调查研究,尽最大可能做到疑点问题要弄清、同类问题要归纳、前沿问题要深究……这是对干部基本功的考验,是能力、担当和智慧的体现。只有眼睛向下看、步子往外迈,通过“收集、归纳、深究”,才能真正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工作实。
“察消长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踩点式”的走马观花,“盆景式”的只看不问,“报喜式”的探访政绩,不但洞察不了下面的隐私与真情,还有可能滋生“一言堂”、“家长制”式的独断专行。那些仅靠“找上几个人,出上一个题,关上窗户门,做上一篇文”的做法,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只会为难所屈、为危所乱,扛不了大事,成不了大业。
相关新闻
- 2015-11-13甘肃省五种重大疾病调查研究项目昨起招标
- 2015-11-13甘肃省五种重大疾病调查研究项目昨起招标
- 2015-11-12今年甘肃省5种重大疾病调查研究项目确定
- 2015-09-23兰州大学舆情研究中心调查显示 大学生抗战知识多来自课堂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