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会心存侥幸 侥幸就是不幸
原标题:为什么总会心存侥幸
杨恒
十多年前,到河西出差,沿312国道行至山丹县绣花庙路段,总会看见路边一块警示牌,上书“侥幸就是不幸”6个大字。
那时312国道车少,一路奔驰,自然而然放松警惕,习以为常的错误操作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酿成事故。“侥幸就是不幸”,这样直截了当的警示,让不少人打起精神,稳驾前行。
行事有如行路,总会有公务人员误把侥幸当大幸。就说吃饭吧,召集人张老板行事谨慎,请的人也都是老熟人,更何况还在他自己公司的食堂里,吃顿饭不会有什么事吧,张老板一再强调“只是吃个饭,没啥事,你放心”,于是心存侥幸,把纪律要求抛在脑后了。不吃酒店吃食堂,不吃公款吃老板,农家乐、小楼院、私人会所,一个“吃”字,披上了多少“隐身衣”。一次没出问题,二次没出问题,掩耳盗铃式的侥幸心理再次被自己助长,甚至还“自豪”地炫耀:“其实没啥事,看把你们都吓的。”
对待“四风”问题上的侥幸心理,其实是生活中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还从行路说起,人人都知道横穿马路危险,危险到有可能丧失生命,可是还是有人以命相搏。如果把生命看作成本,把横穿马路节约的时间看作收益,那么成本太高,收益也太小了。这并不是人们不会算账,而是觉得概率太低。这种侥幸心理成为一种惯性,做起来想都不想了。漠视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就会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漠视自认为的“小”问题。“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就在这里。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说法,为那些侥幸心理提供“必然性”“合理性”的论据。“朋友们聚一聚,总不会违反纪律吧?”“大过节的,总不能空着手去吧?”侥幸心理和人情世故交织在一起,往往掩盖了其中暗藏的问题。真的是朋友一聚那么简单吗,既然那么简单,干吗还要躲躲藏藏呢?其实,你心知肚明。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确是人之常情,可是别人为什么要送你那么豪华的礼品呢?其实,你还是心知肚明。“四风”问题在人之常情、在风俗习惯的包装下,披上“合情合理”的外衣,进一步助长了侥幸心理,把侥幸当成必然。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说,每天那么多人吃吃喝喝,纪委有多少人,能查得过来吗?概率论又一次助长侥幸心理,也又一次把心存侥幸者推向纪律要求的反面。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滴水穿石、锲而不舍”,这些在纪委文件中反复出现、在具体行动中反复体现的词汇,就是对心存侥幸者的当头棒喝。“要从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抓起”“要从灰色地带、模糊地带、潜规则等具体问题抓起”“要从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不良习惯抓起”,这些写进省纪委工作报告中的安排部署,就是对心存侥幸者的谆谆告诫。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多隐、多顽、多难的问题,都会现出原形。更何况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监督的眼睛无处不在,那些侥幸变成不幸已成必然。
不要观望、不要试探。心存侥幸,不如心存敬畏。敬畏纪律,才会坦坦荡荡;敬畏纪律,才会清清白白。
相关新闻
- 2017-03-15白银会宁县草滩镇干部热议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 2017-03-09【啄木鸟说纪】搞变通不劳而获 明纪律接受处分
- 2017-03-06真抓实管 敢抓敢管 善抓会管 ——定西通渭县法院召开廉洁司法教育暨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大会
- 2017-03-06白银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严肃工作纪律 狠抓工作作风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