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
新学期开学后,很多家长将面临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重任”。素质教育倡导多年,“个性十足”的家庭作业一方面的确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家庭作业剑走偏锋、忽略孩子实际的情况并不鲜见,家庭作业渐渐成为“家长作业”。
本来给孩子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孩子却成了配角,异化为“家长作业”,值得社会反思。
家庭作业成“家长作业”,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学校以所谓素质教育的名义,布置的家庭作业过多过难,不符合学生实际。家长所代劳的,以低年级的手工作业居多。回想起我们小时候,手工作业不过是缝个沙包,做个剪纸,拼个模型。相比之下,现在孩子们的手工作业就要复杂得多:不仅要办手抄报、绣花、做PPT、拍微视频,甚至还得“用废弃材料制造出一台熊猫电视机,还要能看能发声”。或许对于老师来说,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可实际上,让年龄尚小的孩子们做一些高难度的手工作业,显然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到头来只能是家长全部代劳,孩子如何能从中体会到乐趣?
面对难度不断升级的作业,很多家长高呼“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小朋友的逆天作业了”。而为了帮孩子完成作业,很多家长硬是把自己训练成“全能选手”。一些老师也显得非常委屈,善意的初衷受到了家长的埋怨,甚至还影响到孩子们对老师的认知,造成与家校的冲突和矛盾,达不到家校合一、共同培养孩子的目的。
家庭作业可以有,但必须符合实际。要解决家庭作业沦为“家长作业”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转变观念,认真研究作业,切忌布置作业时“想当然”。素质教育的精髓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作为作业第一责任人,教师可以通过评估作业时间,改善作业类型和内容的方法,提高自身作业设计水平,特别是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要多布置一些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对于家长来说,也要正确认识作业。不管学校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家长都不应该攀比包办,突击替孩子赶作业,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指责学校和老师,而应该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提出建设性意见,让教师去改进作业设计。如果暂时没有办法,可以变家长“亲自作业”为亲子交流,密切亲子关系,避免孩子产生依赖思想。否则,如果家长陷入了“作业攀比”中,非要孩子的作业比别人精致,就失去了家庭作业的本来意义。
相关新闻
- 2017-02-22【评论】别让家庭作业成了“家长作业”
- 2016-11-14甘肃省出台方案强化学校体育教育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
- 2016-01-06兰州市出台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 2015-09-14家庭作业引发惨剧 会宁虎爸“教育”儿子致一死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