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武威:撸起袖子干事 甩开膀子创业
原标题:撸起袖子干事甩开膀子创业——武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综述
武威红星时代广场由上海红星美凯龙实业公司投资建设,是武威首座超级城市综合体。图为购物中心一角。(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马顺龙拍摄)
记者 马顺龙
2016年,武威市委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辩证分析,紧扣总要求,抢抓大机遇,咬定发展不放松,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做到认识上到位、观念上适应、工作上得力,撸起袖子干事,甩开膀子创业,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2016年,武威市实现生产总值461.7亿元,增长8.5%,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9%。其中:一产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前茅,二产增加值增长9%;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全口径增长22.5%,是2011年的3倍,年均增长24.9%。大口径财政收入50.7亿元,增长16.8%,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1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612元、9784元,年均增长12.3%、14.2%。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增速稳步攀升、效益逐步显现的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给全市人民带来了较多实惠,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
近年来,武威市委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贯穿工作始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紧盯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并实施了切合武威实际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抓落实,把各项工作干在实处、抓出实效。
武威市委立足市情,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确定了“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严格标准选干部、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构筑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开放外向、城乡融合、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人才兴市战略。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安全相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与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举,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武威市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城镇化和生态文明为目标,调整人力资源和水、土资源布局,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树立大资源、大市场理念,努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助推扩大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引项目、建园区、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构筑新型工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建设“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目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推进城镇化进程;深入开展双联富民和扶贫攻坚行动,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加快脱贫致富,加强新型农村建设;突出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管好用活土地,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布局,突出“节水、造林、治沙、防污”重点,完善“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机制,探索建立集压沙修路、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五位一体”沙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正在建设的天祝宏氟锂业科技集团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5亿元。
二
武威市委把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方法,夯实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使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显现。近五年,武威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8亿元,年均增长25.2%,而一批大项目的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将进一步助推经济总量上台阶。
围绕发展思路,武威市委切实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重点任务,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精准性,突出创新、绿色、实体导向抓产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推动改革的落地生根见效,兜住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底线,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交出漂亮的“经济报表”“改革报表”“平安报表”。
把握稳中求进这一工作总基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相统一这一中心,武威市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创造性地设计新载体、谋划新发展;优势潜力相统筹,既发挥好区位、交通、生态等发展优势,同时努力补齐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把优势变成胜势,把“短板”变成潜力;新旧动能相协调,突出旧动能的改造和新动能的培育,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动力结构,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全市上下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深化细化量化各项工作,定目标、定思路,找定位、找差距,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一项一项地推动工作落实,高质高效把工作抓好抓到位。
武威市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节点和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龙头,全力建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获省政府批复实施。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累计发运59列、货运量9.2万吨、货运总值1.74亿美元。武威进境木材集中监管区、进口肉类查验场获批建设,陆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武威天马机场列入国家民航总局“十三五”民航发展规划,武威铁路口岸列入甘肃省“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甘肃路斯宠物食品等16个项目入驻陆港,跨境电商全球直购体验中心建成运营,武威众兴菌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开工建设。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由2011年的0.85亿元增加到4.1亿元。武威由内陆腹地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平台。
2016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12.31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52亿元,增长10.1%,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位列全省前茅。近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9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2%,是上个五年的4.6倍,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建立,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着力培育产业链经济,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甘肃建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青啤28万千升啤酒、京奥港30万吨高档饮品、承威专用车、凯帝斯电梯、荣华易地搬迁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鑫淼电石深加工、祁连山水泥等一大批骨干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达利、莫高等一批骨干企业达产达标。风光电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工业园区建成面积9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05户。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35家、53家和13家。实施入园工业项目和“小升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等政策,推进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工业企业互为市场。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累计分别下降32.6%和24.5%,武威市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武威市坚持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全面推行。五年新增设施农牧业58.7万亩,累计达到90.8万亩,户均2.6亩;新增特色林果基地137.1万亩,累计达到168.5万亩。设施瓜菜、肉类和特色林果产量分别达到131.5万吨、19万吨和23.3万吨,农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67亿元提高到10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来自主体生产模式。实施50项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备案出口农产品基地54个、面积71.6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120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76个。大力推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100家,设施农产品外销量占总产量的72%,冷藏储备库容达到37万吨。累计种植甜高粱85.3万亩。
武威市坚持以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带动城乡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金色大道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凸现,资源共享快速推进,民勤、天祝县域核心区集聚带动能力增强,民勤县和凉州区黄羊镇、古浪县黄羊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凉州城区建成金色大道城区连接线、滨河东路等55条主次道路,地表水供水工程、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成投运,天然气综合利用、城区集中供热等项目加快实施。体育馆建成投用,博物馆、影剧院等公共设施基本建成。天马湖景观治理工程全面建成。实施祁连大道、学府路及新老城区过渡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新增34平方公里,达到10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28.9%提高到38.8%。建成保障性住房12.9万套、棚户区改造3.25万户,建设农村新房9.4万户、改造危房9.8万户。创建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24个、市县区级示范村80个,“万村整洁”村469个。
武威市坚持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建成古浪黄花滩、天祝南阳山片等生态移民安置区,五年累计移民28919户、110709人。贫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基础基本形成,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去年减贫8.07万人,贫困面缩小到3.83%。民勤县、凉州区整体脱贫。贫困户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20.9万亩、特色林果业31万亩。硬化贫困村道路1336公里,建成汽车停靠点309个,新建、改建学校(幼儿园)112所,建成标准化卫生室522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275个,实现动力电全覆盖,解决了25.8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五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3.9亿元。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建、续建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等各类市场93个,建成农家店1263个、商品配送中心14个、商贸中心4个。万嘉国际广场、新圣园家居汇展中心等一批大市场建成运营,红星时代广场、万嘉汇·台湾士林不夜城、武威天马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6年全市预计实现网络零售额25亿元以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武威项目区加快建设,《金色大道·马踏飞燕大景区总体规划暨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获批实施,莫高·中国葡萄酒城、塔儿湾祁连冰雪嘉年华滑雪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运。同时,武威市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成功举办4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
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完成省级评估,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3.37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8536万立方米。青土湖水面扩大到25.2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升至2.99米,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甘肃内蒙古省界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持续推进,完成压沙4.75万亩、造林14.76万亩、封沙育林(草)10.5万亩、林带施肥427.2公里。加强“下山入川”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治理,依法整治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2011年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11.6万亩,封育237万亩,森林覆盖率(有林地)由12.1%提高到19.7%。环境质量好转,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
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2011年以来,新增高等级公路954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3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0.4公里/百平方公里,支撑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和小城镇加快建设。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01.9平方公里,承载产业、集聚要素、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
武威众兴业科技公司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三
近年来,武威市委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严格标准选干部、不拘一格用人才,提素质强能力、抓基层夯基础、反腐败正风气,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障。
武威市委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构建“4883”主体责任体系,深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更加有力。
武威市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双十条”规定精神,扎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持续惩治为官不为、贪假懒庸,高度警惕伪善伪廉伪勤问题,“四风”积弊得到有效解决。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坚决有力打“老虎”,毫不手软拍“苍蝇”,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37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893人,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认真执行好干部标准,用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导向,建立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实行干部任前廉政审查,让干部以富民强市的实绩接受评判。加大干部交流和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93名,一大批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能上能下的常态机制基本形成。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建立县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和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基层党建系列工程,全面推广“沙滩经验”,推进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双进”,基层党组织功能明显增强,基础保障显著改善。坚持控制总量、保证质量,发展党员8078名。着力加强党建制度改革,基本形成健全完善的党建制度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大力简政放权,承接省级行政审批项目335项,精简市级行政审批项目426项,建立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建成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凉州城区土地、建设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权由市级下放凉州区,食品药品、工商、质监、交警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创新融资方式,增加信贷投入,连续3年获得“省长金融奖”。五年累计投放“五项惠农贴息贷款”303亿元,户均8.8万元,覆盖面达80%。成功发行企业债、私募债等直接融资45.86亿元。设立工业发展财政引导基金和现代农业创投基金,实行支持工业项目、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等政策。坚持“管好用活”土地,完善土地统筹使用机制,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保障有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和水权水价改革稳步实施,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和抵押贷款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通过评估考核。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同步共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5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12.3万套、棚户区改造1.9万户,完成农村新房建设7万户、危房改造7.8万户,建成新农村社区126个。实现80.15万农村人口、15.46万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民勤县、天祝县、凉州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高中教育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9.4%、92.5%。武威职业学院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兴办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新建,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全面完成,乙肝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连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过去的五年,是武威在应对挑战中砥砺前行、在抢抓机遇中奋力拼搏、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勇于作为的五年,是武威改革力度最大、项目建设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也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社会治理成效最突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武威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更为可喜的是,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开拓创新、扎实奋进的精气神充分展示,政通人和、团结干事的氛围日益浓厚。
武威大地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幸福美好的新武威正在崛起!
相关新闻
- 2017-02-08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银装素裹 景美如画(图)
- 2017-02-08甘肃省放开6项政府定价项目改由市场定价
- 2017-02-08兰州市启动第二批骨干人才人选推荐
- 2017-02-08甘南州合作市召开第七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暨 “法治建设年”启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