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信:艺海探寻半世纪
原标题:孙中信:艺海探寻半世纪
孙中信
从舞台走向剧本创作
孙中信从13岁开始学演戏,1958年,考上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西安学了一年表演之后,他被调到甘肃省戏剧学校,一边学习演戏一边实践演出。
《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卖水》中的李元贵……成了陇剧演员的孙中信主攻小生。还是小小年纪的他就爱上了戏曲。
舞台上的孙中信扮相俊美,唱腔飘逸。然而,舞台似乎终不能完全撑得起他的理想,孙中信对剧本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更广阔的“舞台”。
大学成了承接孙中信梦想的那个新舞台。上世纪70年代,他走进了兰州大学。多年后,每每提及那段大学时期,孙中信总是无比感慨,回忆的话题就在“我的大学生活天天是泡在图书馆中”徐徐开启。“厚厚的书一周就能看完一本,看书的同时我也很注意学习方法,有些作品我采取浏览的方式,有的作品则要精读,每一段对人物的刻画,我都会细细品味,脑子里常常会想,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这样刻画人物有什么好处,用其他方法会不会更加出彩……就这样,我度过了充实的大学时光,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的眼界变宽,思想也有了深度,为我今后的编剧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中信一生都在感怀那段带给自己人生重要影响的岁月。
上完大学后,孙中信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戏曲学院办的编剧研究生班继续研读,跟着当时的吴祖光、郭焕成、冯其庸等专家学习电影编剧。
在上大学期间,他开始尝试着写剧本。这期间,戏剧方面的书籍成为他读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孙中信也深深地感觉到剧作家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素养,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素养,剧作这条道路是走不长的。
作家只有在生活中充电,作品才能在银幕上放光
1991年,已经创作了多部陇剧、话剧、小品作品的孙中信被调入兰州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编剧。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甘肃本土电影的创作之路也变得宽阔起来,虽然相对全国而言,甘肃电影仍然显得薄弱,但是在甘肃电影史上,还是具有先进意义,比如像讲述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上可歌可泣的光辉战争岁月的故事片《红流》。这部电影的编剧是董汉河和孙中信。
除《红流》之外,孙中信在担任兰影厂厂长和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期间,在他的带领下,兰影厂先后创作、摄制了《太平使命》《蓝蝴蝶》《月圆凉州》,联合摄制了《甘泉》《康家大院的新媳妇》等6部电影,创作、摄制了《玫瑰悄悄红》《望子成龙》《陇上英烈张一悟》,联合摄制了《走进香巴拉》《午夜出击》等9部电视连续剧和18部科教片、纪录片、专题片。
2003年,“孙中信作品研讨会”成功举行,这是省电影家协会第一次举办的个人影视作品学术研讨活动。“电影只有关心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能关心电影;作家只有在生活中充电,作品才能在银幕上放光。”就在这次研讨会上,孙中信再一次表达了他所坚守的创作原则。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一辈子足迹踏遍了陇原大地,而他的创作也紧贴着大地。就是在主旋律作品中,他笔下的人物依旧是有血有肉,充满喜怒哀乐。电影《太平使命》是一部反映模范人物侯殿禄先进事迹的主旋律影片,为了这个剧本,孙中信多次跑去侯殿禄所在的武威黑松驿乡采访,长的时候一次就呆几个月,后来还和侯殿禄成了朋友。在他的笔下主人公侯殿禄不只是一个模范先进人物,更是一个内心深处亦有苦恼与痛苦的真实人物。
“只让人物说好听的,或者口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没有深度和厚度,一个人有正面背面和侧面,这样才完整、才有血有肉。”这同样是孙中信所坚守的创作原则。
生活中的孙中信,与人为善,认真做事,这是身为一名父亲留给儿女们最大的财富,相信也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
首席记者 雷媛
人物简介
2016年12月18日,有着“西部影视的拓荒人”之称的我省德艺双馨戏剧、电影艺术家孙中信先生去世,享年71岁。
从事文艺工作50余年来,他创作了电影、电视剧、戏剧等作品26部,由其编剧的大型陇剧《燕河风波》荣获第一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大型陇剧《卧牛奔月》获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奖;陇剧《啼笑夫妻》获甘肃省优秀剧本奖;话剧《母亲的呼唤》获全国司法题材话剧一等奖;数字电影《失踪的女神》获第五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第三届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甘肃省电影“锦鸡”奖等。
相关新闻
- 2017-01-18找寻西北民族文化的刻痕——兰州日报记者探访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博物馆
- 2016-11-25“探源渭水八百里,寻根文明八千年”——甘肃渭源山水相约(组图)
- 2016-11-21记者走进兰州黄河源生产线 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 2016-07-22弘扬长征精神 探寻红色遗迹 甘肃会宁迎来了河工大学生“寻路”小分队(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