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五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政协委员为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原标题:政协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五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政协委员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甘肃网1月11日讯 据鑫报报道(记者 孙雅彬)1月10日下午,政协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五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委员发言。委员们就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民生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昨日大会上,政协委员就城管城建、交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前瞻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杨贵言委员提出——
资源聚集
协同创新兰白试验区建设
“兰白试验区建设两年多来,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优势产业加速聚集、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创新成效初步显现。但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在企业科技创新及生产经营方面存在资金、人才困境以及采购成本与效率困境;同时,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有待加速,协同创新机制也有待完善。”
杨贵言委员建议,首先成立试验区管委会,统一管理试验区建设。试验区要打破体制机制束敷,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大胆创新、改革、试验,创造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试验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改革试验”的特区。
其次,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落实。第一,加快申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取更多差异化政策制定自主权。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先行先试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科研经费等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的权利。通过加快申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助于依据自身地区情况制定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第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适当简化程序,降低门槛,降低母基金与社会资本的配套比例,新增基金中另设一部分风投基金;贯彻落实《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办法》,推进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在省内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劵发放工作,满足企业研发需求;省上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运用债务融资工具;落实对新开办的科技信贷专营机构、科技投资机构的财政奖励政策。第三,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省上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领、聚集政策的同时,根据小微企业特性,制定具有普惠性的人才招、留政策,提高政策引领效用。
“企业和科研机构是试验区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试验区应加快形成以科研机构为支撑、大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杨贵言建议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服务质量,做好纽带工作。同时,吸引创新主体,加强协同创新。
第一,鼓励企业、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做到企业提要求、科研院所拿方案、政府给补助;在试验区内建设高校实训基地,吸引高校科研人员入驻企业,一方面让高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另一方面由企业引领高校科研工作面向市场,互惠互利,互助创新。
第二,以十亿、百亿产业计划为引导,重点吸引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区,提升集群发展能力。
第三,省内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地。鼓励已入区企业加快技术开发,推进省内外科技资源、创新要素向试验区聚集。
马启昕委员提出——
农村全面小康要实现“精神脱贫”
“实现脱贫目标,政府急,干部急,一些贫困户并不急。地膜送到家里,还是铺到地里,干部干着,群众看着。政策扶,干部帮,自己就是躺着不干;享受了许多扶持政策,却没有丝毫的感恩回报之心,农村的道德文化严重滑坡。我认为,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必须高度重视精神和精准扶贫,实现精神脱贫。”
马启昕委员建议:第一,发挥政府作用,树立农村精神航标。应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制定符合实际、体现时代精神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第二,集中民间力量,构建新型乡贤文化。乡贤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乡村治理的智慧和经验,是千百年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块基石。应该充分发挥农民党员、农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休回乡职工有文化、有知识、有见识的特长,并且出台政策,鼓励城镇退休人员到农村定居,构建新型乡贤文化,成为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第三,调动社会资源,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应该在农村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各种手工制作,农村实用技艺大赛活动。把农民组织起来,调动起来,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从而增强农民的荣誉观念和集体意识,提升农民精神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王建林委员提出——
借力“一带一路”
加速甘肃特色产业“走出去”
“2015年,我省与丝绸之路沿线主要25个国家贸易额达3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我省对外贸易的市场规模、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机器设备、化工产品、植物产品等领域,产业优势不明显。一些民营企业家有‘走出去’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缺少统筹推动,加之服务配套不够,生产标准化,产品国际化等方面又处于弱势,在融入“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方面仍面临许多困难。
王建林委员建议应立足于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中亚西亚国家需求,以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转移、产能合作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加快优势产业“走出去”步伐。
首先,发挥特色农业、沙产业的优势,推动特色有机农业“走出去”。第一,修订完善河西走廊区域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计划。第二,搭建平台、完善配套,为特色农业产品的展示、营销、物流提供保障。第三,重视沙产业相关技术的创新研发和系统集成。第四,有序推进沙产业技术的输出和对外交流合作。
其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强民族特色产品加工制造产业。第一,强化规划引领,创新发展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特色产品加工制造业发展详细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将兰州、平凉等西部地区打造成世界级的民族特色产品商贸、物流中心。第二,突出发展重点,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具有名牌产品市场优势、能带动产业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品牌保护,维护民族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同时,需要提升面向特色产业“走出去”的配套服务能力。
杜擂升委员提出——
兰州大气污染治理需常态化、精细化
大气污染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经过省市的共同努力,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摘掉了严重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
“但必须看到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多蓝天的出现离不开科学、细致、人性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此,我们应制定落实大气污染治理的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促进工作的标准化,使空气质量管理从运动式到精细化、常态化转变。”
杜擂升委员建议,首先,职责到位与完善法规同步,推动“人管”到“技管”跨越。
第一,在健全大气污染治理长效机智的同时,依据治污目标,重点调整细化环保、城管、建设、环卫、工信、交警、房管部门的治污职责,纳入并赋予农业、生态、两山、水利和远郊县区外围治污职责,让治污入农进山下村户。
第二是抓紧构建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扬尘管控、尾气防治,工业监管、燃煤管控、网络监管、预警调度等长效制度体系。
第三,是针对污染特征出现的变化,整合现有环保监控、气象检测、企业数据、工地监控等平台资源,加大技术设备的使用力度。对不能提取实时排放数据的重点排污户全部安装视频在线监控设施,对重点土方工地全部安装PM10监测仪等设备,着力解决管理和防控手段滞后等问题。其次,要生态修复与优化造林并重,日常性和攻坚性结合;“条”“块”网络明确,科学精准并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进,有效促进治污综合效益提升。支持兰州市走以环境质量改善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