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5年来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原标题:至2015年末我省常住人口2599.55万人
5年来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
中国甘肃网1月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刘晓芳) 2016年12月30日,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兰召开。记者在会议上获悉,在围绕如何有效保障城乡居民健康展开全面系统的改革实践局面下,到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599.55万人,出生率12.36‰,人口自增率6.21‰,人均期望寿命由2010年的72.22岁提高到2015年的73.25岁,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差距进一步缩小。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5.28‰、6.40‰、15.07/10万。新农合参合率由2010年的95.92%提高到2015年的98.26%。卫生总费用由2010年的295.3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69.75亿元,人均卫生费用由2010年的1153.86元增加到2014年的2199.1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14年的8.34%。
中成药较现行平均采购价降低30.25%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全民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群众就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540元,参合率达到98.6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重特大疾病报销病种扩大到50种,比国家要求的22种多出28种,人均报销达到3669.54元,救助对象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0.6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顺利推进,整合方案已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此外,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实效,探索形成了具有甘肃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315”模式,69个县(不含市辖区)的133家医院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6年度公立医院中成药集中招标拟中标价,较全省医疗机构现行平均采购价降低30.25%。
分级诊疗:经验面向全国介绍
多年来,我省积极探索甘肃经验,持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省全面推行以病种为特点,以医师多点执业为保障的分级诊疗制度,分别选定了250种、50种常见病多发病限定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就医。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包括基层运行新机制、医师多点执业考核及补偿等“1+13”系列配套文件,每年引导9000多名医师下沉基层开展多点执业,通过“病种+医保杠杆”机制,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破解“新看病难”。目前,全省新农合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同比提高至66.24%,比2014年上升9.54个百分点,县外就诊率为15.21%,比2014年下降7.16个百分点,县外基金占比为29.29%,比2014年下降12.98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
- 2016-12-27甘肃省发布卫生与健康工作成就与亮点 人均期望寿命又提高了一岁
- 2016-12-27甘肃省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创新高 人均期望寿命73.25岁
- 2016-07-29甘肃省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将达74岁
- 2016-06-27兰州人预计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