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面对网络诈骗频发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
原标题:面对网络诈骗频发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
你遇到过电信诈骗吗?遇到的哪种类型的电信诈骗?又是怎么处理的?日前,甘肃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走进多家高校,进行防范电信诈骗宣讲,与此同时进行了第三届甘肃省网络安全攻防大赛高峰论坛,各高校、金融行业、通信行业和互联网安全企业之间就加强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外,甘肃省通信管理局强力推进电话实名制工作,力争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环节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我省各方聚力打击电信诈骗,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强力推进电话实名制
今年九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和虚拟运营商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确保到今年年底前达到100%。
电话用户实名登记能够有效加强电信行业基础管理,促进电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话用户合法权益,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截至10月30日,我省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7.33%。甘肃省通信管理局作为我省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后续将持续强力推进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管理,从严各项管理要求,严厉处罚违规企业,同时全力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力争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环节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为推进电话实名制的落实,省通信管理局建立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对实名登记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制定补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话或短信、书函、公告等多种方式通知在网但未登记实名或登记信息不完整的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办登记手续,并在补登记过程中给予资费、积分等优惠措施和便捷服务。
同时对重点地区开展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地,“10月中旬,我们对酒泉、张掖两市的电话实名制工作进行了调研督导,酒泉电信和张掖移动的电话实名率分别达到98.8%和98.7%,”甘肃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月初,他们将再次组织检查督导,全力实现2016年底实名率100%的工作目标。
强化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微信聊天、手机淘宝、网上订餐,我们的生活和网络息息相关,网络空间风险无处不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数据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维护网络安全,人才建设是关键。“目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专业每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总数仅8000余人,而我国网民数量接近7亿人口,网络空间安全方面人才严重缺乏。我国人口众多,网络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网络大国,但仍非网络强国。”在11月30日甘肃省通信管理局主办的第三届甘肃省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上,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冯涛指出,随着2015年6月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设立,如何按照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已成为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及教育领域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对此,冯涛建议健全与时俱进的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计算机、通信学科的网络空间安全知识体系,设立各种类型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项目,激发学生学习最新网络安全技术的兴趣。同时采取多方协同的教学模式,聘用特长人员担任教师教授工程实例,聘用高水平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传播前沿学术热点。
论坛进行的同时,一场激烈的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同期展开,作为我省网络安全规格最高的专业赛事,吸引了来自通信、高校、金融、信息科技技术公司在内的22家单位30个队伍90人参赛。甘肃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比赛对网络安全技术人才渗透测试、漏洞分析、漏洞修复、安全防护等网络攻防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验。举办这样的比赛,就是搭建一个省内网络安全技术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力求利用模拟实战的方式,深入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发现优秀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必将进一步增进各高校、金融行业、通信行业和互联网安全企业之间有关网络安全教育、研究、应用等方面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开拓创新、互通有无、形成合力,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提高个体防范意识
电信诈骗的防范和打击工作涉及到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两卡(金融卡、电信卡)一证(身份证)管理、用户自我防范意识、公安机关侦破能力等多个环节,需要公安、金融、电信、司法等多部门参与,统筹协作,从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推进电话卡、银行卡实名管理,规范身份证件使用管理,提升个人防范意识等方面建设长效机制,多措并举,动员全社会参与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
维护网络安全任重道远,避免电信诈骗首先还要提高个体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电信诈骗的防范工作分量很重,我们开展了系列相关宣传活动,”12月2日下午,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走进西北民族大学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此前他们已在多所高校开展了相关宣传,“当你遭遇徐玉玉事件怎么办?”“接到谎称亲友出车祸的诈骗电话怎么办?”甘肃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现场问答等方式与广大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宣讲从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传播手段、诈骗方式、预防措施以及伪基站、改号软件、钓鱼网站等相关通信网络知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着重以亲友受伤、网络贷款、冒充政府机关、网上银行等针对大学生的新型诈骗手段为切入点,提醒广大师生提高警惕,采用正当途径办理相关业务,以防上当受骗,造成个人财产的损失。兰州日报记者马艳玲
防骗技巧
不贪利。对诈骗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低息贷款诈骗、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可轻信。
不轻信。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收到家人、朋友求助短信、电话,要仔细核查。
不理睬。如收到电话欠费、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要做到不理睬。
多调查。对接到所谓“银行信用卡中心”关于银行卡升级的短信,应当多调查,多询问身边的亲人、同事和朋友,最好亲临银行网点进行咨询、核对。
细甄别。到ATM机存取款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意外情况,要认真识别ATM机“提示”真伪,对可疑信息可拨打相关银行的客服电话人工服务台了解查询。
如果已经遭遇电信诈骗,钱款已经转出,应该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遇见诈骗类电话或者信息,及时记下诈骗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号址、QQ号、微信号码、银行卡账号等,并记住犯罪分子的口音、语言特征和诈骗的手段经过,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案,并说明遭遇电信诈骗。
通过电话银行紧急冻结止付
立即拨打诈骗分子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时限为24小时。(注意:该操作仅限制嫌疑人的电话银行转账功能)。
通过网上银行冻结止付
立即登录诈骗分子账号归属银行的“网上银行”,在“登录”界面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时限为24小时。(注意:该操作仅限制诈骗分子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
通过银行柜台紧急冻结止付
立即到办理转账的银行柜台说明原因,请求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对诈骗人员银行账户实行紧急冻结止付,以免被骗钱款被诈骗分子转移。
相关新闻
- 2016-12-06庆阳:丈夫扮表弟“嫁”妻 夫妻合谋诈骗2万余元
- 2016-12-06武威凉州区公安局破获一起诈骗案
- 2016-12-06甘肃、内蒙古两地警方联合破获横跨甘鲁晋等7省市区电信诈骗案
- 2016-12-06农行甘肃分行多措并举阻击电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