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正文
投稿

河南转业军人胡红军:我想把甘肃的荒山都变绿

2016-11-08 09:00:4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若瑜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转业军人胡红军:我想把甘肃的荒山都变绿

  近日,我们来到皋兰县水阜镇,登上一座土山,参观军旅发明家胡红军新法造林示范基地。

  站在山头上,放眼远瞅,荒山连着荒山,一直连到天边。低头瞅望脚下山坡,却是另外一种兴旺景象,一棵棵松树随风点头,一行行槐树身披绿装,昔日的荒山秃岭,在胡红军的新法运作下,树木葱茏。

  1986年,胡红军参军入伍来到了大西北的兰州部队,当列车开进甘肃境内时,胡红军透过车窗远眺,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但当列车快离开甘谷县时,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荒山上有一棵树,长得非常茂盛。后来,胡红军专门来到甘谷,步行上山找到了那棵树。胡红军仔细地观察树的生活环境,终于揭开了这棵榆树旺长的秘密:种树的人在树的周围挖了一个圆坑,下雨时,就会自然地接收众多雨水,顺势渗漏到树的根部,坑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石头,起一种保护作用,可防止水分蒸发,确保榆树常年不缺水。

  回到军营,胡红军又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树下根部渗灌技术,并在2010年获批国家实用技术发明专利。该技术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节水,正常情况下,一亩地需要一吨水,用胡红军的专利技术浇水只用十分之一就够了。二是能够防碱,利用胡红军的专利技术植树,能够成功地将水和碱分离开,避免了碱对树根的腐蚀。三是成活率高,在严重缺水的荒山上造林,成活率都能达到90%以上。这套技术还可以用电脑远程操控,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管理成本。

  近几年他驱车千里先后跑遍了民勤、景泰、靖远、皋兰、会宁、甘谷、兰州新区,拜访了林业、水利有关部门的官员、专家,结识了几十名热心林业事业的老板,指导他们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栽树、管树。在景泰县,他用新法帮助当地农民栽树200多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当地农民改造荒山做出了榜样。在民勤腾格里沙漠边沿,他亲自指导农民栽活了几千棵沙柳,为当地农民绿化荒滩闯出了新路。

  技术经媒体报道后,不少企业找到他希望买断专利,但胡红军拒绝了。他决定无偿将此项技术提供给企业,只需他们支付整套装置的材料费即可。这一消息传开后,一位致力于育苗的战友无偿为他提供了树苗。还有一位甘谷大象山的村支书从网上看到关于胡红军的报道后,特意从甘谷拉了两万棵树苗送给了胡红军。

  胡红军决定成立甘肃宏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并在皋兰县水阜镇建立示范基地。他与水阜镇的一位老板合作,老板无偿使用他的专利技术绿化荒山。他无偿使用老板的一个山头建新法造林示范基地。

  山上没有路,也没有水,更没有住房。他和战友就在山下租住两间民房,作为办公室,既是宿舍又是向荒山进军的指挥部,生活十分艰苦。他们一边基建一边造林,昼夜奋战,马不停蹄。看到胡红军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也有人不理解:一个团级干部不在城里享清福,跑到穷山沟里找罪受。听到这些议论,胡红军总是笑着说:“人活着得有价值。我要把造林专利技术推广到全省,让甘肃的座座荒山都变成金山银山!” (于清 潍郭芳)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责任编辑:王若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