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下月起兰州市菜市场开评红黑榜

2016-10-27 08:52:3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肉菜追溯体系已覆盖关键流通节点

  下月起全市菜市场开评红黑榜

  中国甘肃网10月2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刘蔚霞)26日,记者从兰州市商务局获悉,作为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我市已从流通领域入手,完成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任务,通过中期评估与考核验收。为进一步做好追溯体系的日常运行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下月起,商务局将对全市标准化菜市场开评“红黑榜”。

  项目覆盖全市肉菜关键流通节点

  近年来,我国肉类蔬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担忧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提高流通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商务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建设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

  2011年,商务部确定兰州市为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试点项目于2012年3月份正式启动,整个项目涉及兰州市三县五区的15个畜禽定点屠宰企业、4个蔬菜批发企业、34个标准化肉菜市场、28个大中型超市、30个高原夏菜产地批发、13个冷库鲜冻肉批发、3个产销对接企业及所属101个肉菜专卖店、200家团体消费企业等9类428个节点、1046个摊位。

  商务部督查组于2015年对兰州市试点项目进行了实地督查,给出了“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认真实施、成效显著”的肯定意见。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和商务部规范要求,兰州市向省商务厅提交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和考核验收的申请。今年上半年,省商务厅委托第三方机构北京中商双源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和考核验收,形成了“项目符合商务部相关标准要求,完成了建设任务,通过中期评估与考核验收”的结论。

  从“常规检查点监管”变为“网络系统链监管”

  走进五泉菜市场,入口处就是肉菜追溯体系的查询机。偶尔有买完菜的市民拿着购物小票,扫描票据下方追溯码,查询机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产地信息、零售信息、卖方名称、商品名称和入场时间。蔬菜的来源和流通情况一目了然。家住五泉下广场的冯大爷每天买完菜都要查一下来源,而且买菜必须在溯源电子秤上称。大爷说,肉菜追溯体系是国家的民生工程,配置的秤不会短斤少两。记者在他拿的销售小票上看到,票上不仅有市场名、卖家、交易时间、交易品种、单价、重量和总价,票据下方还有追溯码和交易码。

  据兰州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即使消费者在索要小票后不在肉菜追溯查询机上进行查询,市商务局也可远程查询到产地信息、市场名称、卖方名称、入场时间等相关的交易信息。

  “对经营户上柜的肉类蔬菜进行查验、登记,再由专人录入系统已经成为市场每天营业前的第一件事。市场内有专人负责把这些内容上传到肉菜追溯体系的平台上。”五泉菜市场负责人金鑫告诉记者,经过这道程序后,经营户才能入场开始每天的经营工作。

  “通过肉菜追溯体系,不仅各相关部门可以随时登录监管平台查看各流通节点肉菜的入场登记、交易量及价格、检疫(检测)以及肉菜的来源和流向等信息,发现问题能及时响应和处理。消费者也可以拿着小票去终端查询,看看自己买的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肉菜追溯体系使以前的“常规检查点监管”变为现在的“网络系统链监管”,实现肉菜安全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四大难题绊住追溯体系的使用率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已有1万5千多家企业建成肉菜追溯体系,覆盖经营商户32万余户,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追溯网络。

  “虽然建设已经全面完成,但在具体运行中,也存在着追溯设备后期运行维护问题突出、节点信息录入及系统操作人员变动大培训难度大、个别市场主办方配合意识不强、消费者索证索票意识淡薄四个问题,成为肉菜追溯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采访中,市商务局没有回避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坦言,通过日常巡检及节点反馈情况来看,突出存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大、未形成有效机制的问题。作为追溯体系运行中的关键设备的溯源

  秤,目前已使用三年,由于少数节点企业和部分经营户使用不当,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成本高,耗材需求量大,从长远看维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同时,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完成后,需要每天录入和上传信息,工作量相对较大,需要抽取相对固定的专门人员完成此项工作,个别市场主办方认为增加了其日常工作量并且需要对专门录入人员进行一定的工资补贴,因此个别市场主办方的主动意识不强,配合意识不高。而从目前建成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节点调查情况来看,很少有消费者索要小票,导致经营户不主动给消费者打印追溯小票,监管难度大,数据上传不及时,部分上传的数据缺乏真实性。

  真正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如何提高民生工程的利用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安排专人对节点企业进行定期巡查,督促企业和经营者自觉按流程操作使用追溯设备。在完善市级平台监控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将更加全面掌握节点企业数据报送及运行状况,对异常情况会及时予以警示并处理,同时会对运行情况较差的市场进行公布,建立运行情况“红黑榜”,让经营户养成使用追溯设备的自觉性。

  此外,我市还将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商务部考核标准,对所辖各县区进行考核,切实发挥县区政府的作用,督促县区商务主管部门抓好追溯体系的日常运维管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系统集成企业、设备供应商及运行维护服务商的监督管理,严格督促履行服务承诺,确保服务质量,对于失信严重、服务差的企业,要严格追究其违约责任。

  为提高追溯体系的使用率,市商务局计划筛选部分标准化菜市场,进行凭溯源小票抽奖等宣传活动,从而提高消费者主动选购可追溯产品的积极性。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