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正文
投稿

金昌旧事:红山窑轶事

2016-10-26 11:43:14 来源:中国甘肃网-金昌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金昌旧事:红山窑轶事
  记者 戴晓莹
  永昌县红山窑乡,因一座红色的山和遍布在山脚下的窑炉而得名,这里曾经以出产各种陶缸、陶罐、陶盆等民用陶器而闻名远近。
  红山高百余米,外观和河西走廊其他小山峦并无二致,然而红山却是河西走廊名副其实的一座奇山。
  红山有“黑”“白”“红”三窑。红山藏有丰富的煤炭,当地居民开窑取煤,以其生火造饭、取暖、烧制陶瓷,谓之“黑”窑。红山同时藏有大量可供烧制陶瓷的白土,窑家开窑取其作坯料,谓之“白”窑。所谓“红”窑,则指窑家造窑制陶瓷时,其窑以红土封顶,起火烧陶瓷时,窑似燃着了的火炉一般通红。
  在即将进入红山窑乡的街区时,一座红褐色的山赫然入目,这就是红山。几座陈旧的窑炉黯然地伫立在红山脚下,远远看上去像用红砖砌成的蒙古包。再近些,就会看到墙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缝隙里遗留着烟火的痕迹,所有窑炉的拱形门都用砖头或废缸封死了。
  红山的陶瓷业究竟源于何时?我找不到明确记载,民间也没有一致的说法。听人说曾邀考古专家去往红山,从烂瓷残陶间进行考证,认定为明初或稍晚。近日我与制陶老艺人张长善交谈,他告诉我,早在明洪武年间,红山就开始了“黑”“白”窑生产。
  “红山窑以前并不叫红山窑,它叫红山同,是因为在明朝洪武时期,这里的地主家开始烧窑,才改名为红山窑。”张长善老人回忆,1949年解放后,红山一度形成了三家销售旺铺和马、陈、田、王、徐五家大窑主,当时民谚道:“红山窑、红山窑,绕不过三铺五孔窑。”其时红山的商贸红极一时,甚至红山窑享有了小凉州的美誉。
  自1958年交于永昌县,成立永昌县陶瓷厂,在红山窑乡镇中心建起了一座砖窑,民间有传:“永昌县有座钟鼓楼,离天还有三丈高;红山窑有个烟囱,离天还有三尺高。”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红山窑乡成立了耐火厂,1982年到1983年实行包产到户,承包给了个人经营,也曾红火了一阵,此后随着玻璃和塑料制品的出现,陶瓷业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每年6月15日,全乡停窑敬老君,在红山上有座老君庙,杀上一只羊,用没有全干的泥碗吃饭,希望自家的窑越烧越旺。”张长善老人提起这些时脸上浮现着落寞,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回到故乡,子承父业,自己设计自己烧,能人手里出工艺,凭着他那“金手银胳膊”,在红山窑烧出了一片天。 当地老百姓家的院墙、牲口圈棚大都是用口径、高矮差不多的残次陶缸砌筑地基,结实耐用又防水防火,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镶嵌在农家院墙中的陶器残次品,足以说明当时窑炉产量之大、品种之多。如今这些历经岁月侵袭的“缸墙”倒的倒,破的破,但墙中嵌着的陶缸却依然乌黑闪亮,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为了不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失传,红山窑乡政府做了许多抢救性的保护工作,把烧窑工艺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大力扶持,出资为王永礼盖起了300多平方米的厂房,准备在这里布置一个展览厅,展示原汁原味的烧窑流程及产品,还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乡上也曾组织窑工,带上陶土去景德镇“取经”,看能不能加工生产精细陶器,检验结果是这里的陶土质量不高,只能制作粗陶。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说明,从开窑到现在,红山窑究竟生产过多少陶器,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当年在繁盛时期,这里的陶器曾流向何方?但对本地人来说,恐怕家家户户都有几口从红山上搬下来的陶缸陶罐吧!
  如今红山依旧在,而窑炉的盛况却一去不复返,曾经的兴旺红火被寂寥冷清取代。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老手艺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现代文明遗落在了角落里。
  走在红山窑乡政府所在地的街头,放眼看新建的红山广场,几座旧窑炉点缀在这幅新画面的景色深处,新旧对比,令人沉思、遐想,在时代的潮流里,不知这些窑炉还能存在多久?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金昌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