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啄木鸟说纪】套取扶贫资金 难逃纪法严惩

2016-08-04 08:33:2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套取扶贫资金难逃纪法严惩

  “由于多次套取扶贫项目资金,组织上对我进行了问责和处理,我已经不再是党员了!”榆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玉宝如是忏悔。

  事情还得从2015年2月说起。当时,榆中县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陈玉宝在多个扶贫项目实施中,存在虚报冒领、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

  “群众身边的‘蝇贪’,必须严查!”榆中县纪委调查人员立即赶赴分豁岔村。

  “国家的扶贫政策是真好,可个别村干部以权谋私,让党和政府的温暖打了折扣。”分豁岔村村民感慨的话语,让调查人员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明白,必须深挖问题线索,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用行动交上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

  调查人员查阅资料、复制书证、走访调查相关知情人,就问题线索进行反复调查。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陈玉宝多次套取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逐渐浮出了水面。

  经查,陈玉宝虚开发票编造发放花名册套取双联帮扶资金65850元、虚列工程建设项目套取国家项目资金81353元、虚列人工工资套取集体资金8000元,违规报销2400元。

  由于陈玉宝的行为严重违纪违法,2015年8月6日,榆中县纪委将该案移送县检察院查处。2015年12月14日,榆中县检察院对陈玉宝违法行为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法院审理阶段。2016年2月27日,榆中县纪委给予陈玉宝开除党籍处分。 (本报通讯员颜晨)

  【执纪者说】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投入到基层的扶贫资金越来越多,个别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或串通作假、虚报冒领,或层层截留、吃拿卡要,或克扣私分、优亲厚友,成了堵塞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贪蝇”,侵蚀了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其行为触碰的是纪律和法律的“红线”,必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惩。

  (兰州市纪委师俊权点评)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