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43万名贫困农牧民从高深山区移居到适宜发展川区
甘肃武威下山入川奔小康
人民日报记者 林治波 柴秋实
祁连雪山脚下,河西走廊戈壁滩上,腾格里沙漠边缘,一栋栋灰瓦白墙的新农居落成,一排排蕴藏致富商机的蔬菜大棚建起,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在延伸……
甘肃省武威市因地制宜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过去5年将8.43万名生活在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到适宜发展的川区。“让百姓脱贫、山川长青。”市委书记火荣贵表示,“下山入川”实现了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发展。
挪穷窝解民生难题
走进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上的移民新村,难以想象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荒漠。
民居错落有致,服务中心、医疗室、幼儿园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玩耍;宽阔的公路上,运输农产品的车辆来回穿梭。
不远处,数百座钢架结构的大棚闪着银光。棚里,西红柿挂满枝头,人参果清香满溢……村民姚永刚告诉记者,这座大棚每年给他至少带来两三万元收入。
在距离黄花滩几十公里外的古浪县中团村,村民张万朝指着一条不足3米宽的盘山土路告诉记者,这就是入村唯一的路。他的身后,破败的民居零星分布,倒塌的墙体露出几捆猫儿刺,就算是支撑土坯房的“钢筋”了;村民曾在山坡上开垦的耕地,已让位于漫过腰际的青草。
像中团村这样散落在祁连山腹地的贫困村落,就是武威市“下山入川”移民们的“老家”。行路难、上学难、吃水难、求医难……是世代生活在此的群众最深切的感受。
“以前最怕下雨下雪,土坯房到处透风漏雨,屋里要摆四五个盆子接水,也不敢让娃娃们下山上学,怕被水冲走。”张万朝记得:冬天的山路上堆积的厚雪,等到开春也化不完,“下山太难,过年也得吃腌咸菜。”
到2014年底,武威市建档立卡的25.84万名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祁连山高深山区、浅山干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其中高海拔山区农牧民脱贫尤为困难。
“对生存环境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下决心移民搬迁一批。”2011年末,经过深入调研、广泛论证,武威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
能致富促产业先行
莫自福的“老家”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马牙雪山深处,一家6口人就靠十几亩青稞地生活,一年也就5000元左右的收入。即便如此,他最初也是心里打鼓,“山下有水、有路,房子也漂亮,可发愁的就是钱不够,咋盖房子咋种地?”
为缓解搬迁群众的经济压力,武威市以县区为主体,整合使用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生态功能区补偿等各类项目资金;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把财政直接拨款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移民产业发展贷款等支持力度。
通过资金整合,天祝县对南阳山片区移民给予户均8.9万元的补助。莫自福家的房子造价10万元,其中拿到政府补贴7万多元;建大棚3万元,其中政府出资1.4万元。“钱的问题解决了,就想赶紧搬进新家过日子!”他家的3座大棚主要种植红提葡萄,每座年收入至少3万元。
武威市市长李明生介绍说,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下山入川”工程资金49.42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
“产业先行,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武威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模式,因地制宜帮助搬迁群众发展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设施种植业,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设施养殖业,以皇冠梨、酿造葡萄、枸杞、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南阳山片区移民指挥部副指挥段玮俊告诉记者:这里已建成7413亩设施农牧业,实现户均3亩棚、棚均收入2万元以上。
截至2015年底,武威各移民点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4.52万亩、特色林果业2.45万亩、高效节水大田1.7万亩。移民人均纯收入已达5000多元,其中来自“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部分占纯收入六成以上。
保青山还草原林地
作为黄花滩生态移民工程负责人之一,古浪县西靖镇镇长郭天政见证了这里发生的巨变;感触最深的,还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黄花滩移民安置点,靠近腾格里沙漠南缘。“沙上墙、羊上房,沙丘起伏、狂风肆虐”,这是郭天政对黄花滩的最初印象。
“要让群众安下家,就得大力治住沙。”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以来,武威市在黄花滩移民区周围治沙造林2.05万亩,埋压沙障8250亩,实施村镇绿化2250亩,栽植国槐、沙枣等各类苗木20.5万株,建设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特色林果基地6500亩,栽植枸杞143万株。
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围夹合拢之势被遏制,曾经贫瘠的荒漠上重现生机盎然的绿洲。
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还有移民们的“老家”。“前段时间回老家上坟,看到了野狐狸。”站在中团村绿油油的山头上,张万朝告诉记者,村民迁出后,野生植物多了,动物也多了;上山的路上经常见到野鸡、野羊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粪便。
武威对移民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然修复,促进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对留居山区的农户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村庄,收缩居住,引导改变放养方式,发展设施农牧业。迁出区累计退出草原、林地、耕地80多万亩,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
(原载7月2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