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兰州一工人挖草坪挖出“太岁”?目前没人能够鉴定

2016-06-17 08:33:2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工人挖草坪挖出“太岁”?

  记者前往兰大请教专家,遗憾的是没人能够鉴定

张宏杰挖出的神秘物体

  中国甘肃网6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于永昭 文/图) 6月15日,和平镇一工人在挖草坪时,挖出一个奇怪的物体。说它像动物,但没有头,没有脚;说它像植物,但软软的,有弹性,没有枝叶;有人说它就是传说中的“太岁”,又叫肉灵芝。6月16日,记者与挖出“太岁”的张宏杰带着这个神秘物体前往兰大请教专家学者,但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进行鉴定。

  事件

  工人干活时挖出神秘物体

  6月16日,在和平镇新元绿洲小区干活的工人张宏杰向本报报料,他干活时挖出了“太岁”。当天中午,记者赶到和平镇新元绿洲小区。在一幢住宅楼墙角,张宏杰指着一处挖开的草坪说,前一天下午4时许,他和另外两名工人正在此处干活。突然,他的铁锨在大约60厘米的地下碰触到了一个软乎乎的东西,他刨开土看到了一个肉色的物体。“它就像一块肉饼,我们起初以为是动物胎盘,但仔细看又不是。”和张宏杰一起干活的一名老师傅说,这是“太岁”!老师傅说,他小时候看见过和这个“肉饼”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大人称之为“太岁”。

  为了看个明白,张宏杰用水洗掉了“肉饼”上的泥沙,把它放在一个脸盆内。这个“肉饼”呈椭圆形,一面是肉色,另一面是黑褐色。记者用手触摸时感到软软的,有弹性,里面的“肉质”有点发白,看上去像是魔芋,闻上去没有味道。

  结果

  没人鉴定是否“太岁“仍是谜

  2007年,兰州曾举办过太岁展,展出8个太岁,本报对此也进行过报道。当时,收藏者梁先生找专家鉴定时被告知,太岁其实就是一种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黏细菌,生活在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黏细菌复合体。太岁在我国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但不管在哪里,只要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它就会出现。

  虽然张宏杰认为他挖出来的这个东西应该是太岁,但还是希望能让有关专家确定一下。当天下午,记者和张宏杰等人来到了兰州大学。一位工作人员说,大概在10年前,兰大生命科学学院有教授对太岁有过研究,并将其定位为一种新物种,但遭到学术界的批判,并认为是学术造假。如今学院无人愿意鉴定该物体,更没人愿意接受采访。

  相关链接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关于太岁,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黏菌群复合体

  专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组成太岁的是非常多的菌体。当时专家的结论是,所谓的太岁应该就是一种特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既有原生质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

  说法二:高等真菌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玉华教授将太岁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体内具有菌丝,初步确定为高等真菌。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