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正文
投稿

创业干将 致富先锋——记优秀共产党员、武威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

2016-06-14 10:24:23 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6西部创客节【专题】

  原标题:创业干将 致富先锋

  ——记优秀共产党员、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

  通讯员 姜新文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怀揣一颗为民热心,凭借满腔热忱,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致富增收产业、丰富文化生活、建设美丽乡村,让昔日青土湖畔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典型示范村。

  这是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用真情与大爱,谱写的一曲动人的创业与奉献之歌。他先后被民勤县委县政府、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十佳公民”、“优秀村干部”、“全市十佳公民”、“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强基固本筑堡垒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如何使一个贫困村突出重围?担任支部书记多年的王兴奎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农村经济要发展,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堡垒,有一名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为此,村党支部把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着力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首先征求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然后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且注重把党性观念强、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和优秀人才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年青党员和新党员是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在村组织建设中,王兴奎及时为支部注入新鲜血液。按照“把产业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的工作思路,近三年来,全村共培养党员产业带头人21名,在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王兴奎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筹措资金30余万元,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建成了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村干部的干劲提起来了,老百姓的办事条件改善了,党组织活力不断迸发。

  结构调整铺富路

  过去的号顺村道路坎坷,泥房低矮,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益十分低下。2010年以来,市委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身为村支书的王兴奎看到了发展前景,他抢抓发展机遇,率先建棚栽林,并通过书记带支委、支委带党员、党员带农户等方式,引领全村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大面积压缩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枸杞、红枣等特色林果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暖棚养羊。全村累计建成以养殖暖棚为主的设施畜牧业240亩,实现了户均2座棚的目标;发展以枸杞、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1450亩。

  为了使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取得好收成和高效益,王兴奎和村支委一班人,带领生产经营骨干到多地参观学习暖棚养殖技术和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定期邀请市县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乡亲们传经送宝。2015年号顺村四年生枸杞亩均收入超过4000元,养殖暖棚棚均收入达到2.1万元,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0%以上。王兴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先后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村干部”。

  美丽家园惠乡亲

  笔直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迎宾门上“号顺新村”四个大字格外耀眼,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绘画精美的文化墙、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到处流淌着美丽乡村的独特韵味。提到号顺新村的巨变,村民们对王兴奎赞不绝口。

  2012年以来,王兴奎带领全村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机遇,整合项目资金,建成小康住宅110套。按照“就地养老、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的模式,建成了留守老人、孤寡老人互助幸福大院,所有农户都搬迁入住新村,实现了集中收缩、整村搬迁的目标。

  为加强村务管理,号顺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及院落管理等制度,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主导作用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划段分片、责任到人、网格管理,实行日日维护、周周清理、月月评比,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富了口袋,不能空了脑袋。王兴奎高瞻远瞩,在新村建设中,通过项目支持和部门帮扶修建了文化活动室,配套购置了投影仪、调音台等音响设备。组建号顺自乐班子,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自编自导演唱、快板剧、相声、小品、小曲、诗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从闹社火、扭秧歌,到广场舞、办春晚,每逢重大传统节日,村里都要组织开展集体文化活动,平日里辛勤劳作的村民们放下铁锹和锄头,穿戏服、化靓装,争相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拿手戏”,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产业创新增活力

  脱贫致富后,怎样才能更好地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王兴奎放眼长远,认真地给全村经济把了一把脉。新思维、新观念必然会催生致富新希望。2015年,他带领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四维模式,成立青土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以公司名义流转村民土地1500亩,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农户入股等方式,融资150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集餐饮、住宿、娱乐、乡村文化于一体的的怡湖林苑。50名农民率先转变为公司员工,他们下地劳动是社员,上台表演是演员,到了怡湖林苑又是服务员,上班实行定时制,每个家庭土地流转收入加个人工资,年收入七八万元。

  怡湖林苑让号顺新村美名远扬,外来游客、回乡探亲人员、周边群众都慕名而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体验田园生活、感受淳朴民风……新产业初显效益,也增强了号顺人的发展信心。2016年,王兴奎又带领群众对怡湖林苑进行扩建,顺应游客、群众消费意愿,兴建3000平方米的农家小院8个。

  为更好地体现农家特色,让消费者吃得放心、玩得舒心,公司又修建肉牛养殖暖棚2座等,日光温室2座,积极筹建枸杞烘干厂、面粉加工厂和以土鸡散养为主的特色养殖场等,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和经营,力争把号顺新村生态旅游业和餐饮服务业做大做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武威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
  • 濂充箻瀹㈤伃閬囧厠闅嗗嚭绉熻溅 鍚庡绠辫鏉庤甯﹁蛋
  • 涓堝か娆插己琛屼笌濡诲瓙琛屾埧閬嫆 琚鐢ㄤ笣琚滃嫆姝
  • 璐ц溅鍙告満鎵撶瀸鐫 鎾炲鏀惰垂绔欏ぇ闂
  • 姣斿熀灏肩編濂宠棌韬幓鐠冪 姘翠笅涓庡法槌勪翰瀵嗘帴瑙
  • 涓浗浣撹偛浠h〃鍥㈠ゥ杩愰濂栨湇鍙戝竷
  • 绮惧僵涓撻
    涓嶈壇淇℃伅涓炬姤淇$ 鏂伴椈鐑嚎:0931-8960109 鎶鏈湇鍔:0931-8960711 缃戜笂鎶曠ǹ
    缃戠珯绠浠 | 澶т簨璁 | 浜烘墠鎷涜仒 | 骞垮憡鏈嶅姟 | 鑱旂郴鎴戜滑
    涓浗鐢樿們缃 鐗堟潈鎵鏈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