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国华:百炼铁笔写人生
文/张弓


苏国华
苏国华,回族,字子石,号天山牧人,1940年出生于甘肃省临夏市。祖籍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家协会会员。
苏国华先生有着特殊的家族背景,他的外祖父是马鸿宾。在外人看来,民国西北马氏军阀显赫的家族史也许给他的脸上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其实,正是这段历史,让他遭遇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解放后,苏国华举家迁往新疆,一去就是三十余载。在这期间经历了离母丧父的大悲,放过牧、养过蜂、打过工、当过包工头、做过生意等等,时写“舛错韶华抛戈壁,铁笔含恨做锈犁”的诗句以抒发情感。并长期以“天山牧人”字号行世。虽然经历如此之多的磨难,始终未改其酷爱书法的初衷,并在恶劣的环境下,更是铁笔不离身,书帖不离手。坚持潜心研摹张芝、二王、怀素等碑帖。六十余载的坚持不懈、刻苦钻研以及坎坷经历造就了苏国华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正是有了苏国华这三十余年非同常人的磨难,他的书法艺术才有了非同常人的历练。他没有走捷径,也没有搞创新,更没有开异葩,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圈子里玩着传统的笔墨,所以观苏国华的书法作品,除了笔力之苍健,运笔之老辣,意韵之深广,整幅作品没有怪异的章法,没有怪异的笔法,也没有怪异的结体,更没有怪异的用墨,展现在面前的每一作品,都是对传统文化最虔诚的继承与再现。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这样评价苏国华的书法:“观苏先生书法作品,从中感受到他的作品章法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新而不薄、华而不媚、成篇作品不失法度、少字作品不失大器、柔刚相济、结构天成。帅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取宠。此乃众多古人铸于心、予以笔、集百家之长融于己。”
漂泊数十年,因为耿直的性格使然和家庭背景,苏国华的家庭生活曾经一度是失败的,正是因为这种失败的生活,才让他对人对事甚至对信仰有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有点离经叛道。他的某些做法,在同族人眼里,可能是不可容忍的,所以有了是是非非的各种议论。面对非议,苏国华仍然我行我素。
年近八十,苏国华才知道抛头露面将自己的艺术作品推向书画市场,对于他的这种做法,非议者颇多。对此苏国华就一句话:“我现在出来鬻字卖画,我只想给她一个安逸的家。”对于年龄比他小,多年来一直随他奔波的现任妻子,他总是觉得自己欠妻子太多,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他不想再让妻子随他漂泊过完余生。这是他对人生的感怀,也是对世事的无奈。
不过, 2016年经过严格遴选审核,书法家苏国华先生被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以彩色整版篇幅收录其中。这也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肯定,也是对他一生中心灵创伤最好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