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号贯穿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南亚经济带
外贸货运列车凸显兰州优势
采访团队
国际货运车编组待发
吉隆口岸
5月11日,对兰州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15时20分,“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拉响汽笛,缓缓驶出兰州铁路货运中心东川物流基地,经拉萨到日喀则转为公路运输,长途跋涉至吉隆口岸完成报关后终结国内段运输“使命”,大批印着“中国制造”的货物集装箱转上尼泊尔货运卡车,一路奔向此程终点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与此同时,由市政府新闻办主要负责人带队的新闻采访团一路追随着“兰州号”行进的轨迹,往返距离超过七千多公里,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这趟列车,是继兰州—阿拉木图中亚国际货运列车、兰州—汉堡中欧国际货运列车后,我市开行的第三趟国际货运列车。
南亚通道是我国面向南亚的一条全新贸易通道,“兰州号”所到之处,受到尼泊尔当地及部分南亚国家、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广泛关注。央视、新华社、《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关注了“兰州号”南亚货运列车的开行,加德满都当地报纸及南亚班列沿线主要省、市、自治区主要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尼泊尔财政部长DamodarBhandari、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馆代理总领事普鲁苏塔姆·东格尔、加德满都市市长鲁德拉·辛格·塔芒、南亚区域工商协会会长SurajVaidya及当地工商界人士在尼泊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对这条路的现代化表示非常高兴,“兰州号”对尼泊尔本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尼友谊也有很大意义。
那么,我市开通“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的优势在哪里?这条贸易通道的打开对兰州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列车在实现常态化运营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带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南亚线国际货运线凸显兰州优势带动效应将辐射周边
“兰州号”南亚国际货运线的开通在全国具有首创性,与兰州的优势密不可分。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李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从国内段而言,它是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而兰州的区位优势也就此凸显。就区位优势而言,很多人都熟知兰州是中国几何中心的提法,但事实上,兰州远离祖国的经济中心。受此影响,这些年来,兰州作为几何中心的优势受物流成本高,配套能力弱,大型企业落地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区位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和显现。就交通优势而言,兰州是我国42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兰州国际港务区作为甘肃省“十三五”标志性工程,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转内陆港承担着中欧、中亚、南亚班列的发运任务。兰州北编组站是全国十大编组站之一,具有“坐中六连”铁路集散优势。同时,兰州也是通往中亚、南亚以及欧洲铁路运输的一个必经之地,而兰州在西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产业优势及对经济的聚集力,都是促成市委、市政府能在短时间内将南亚列车成功开行的重要因素。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很多城市开通了通往中亚和欧洲的货运专线,这些专线都经过兰州。去年,我市相继开通了兰州到中亚及欧洲的货运班列后,区位优势及集货能力便受到了市场各方的认可。记者了解到,中欧班列开通之初,首趟列车用三个月时间集了四十五个集装箱,但到了第二列,集货时间只用了两周,再到第三列,更是在短短一周时间集了两列货,合计八十多个集装箱。班列的货源来自于全国各地,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将几个经济带很好地进行串联。
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万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委省政府围绕党中央的一些决策,市委、市政府具体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与南亚国家的市场对接和需求的调研,联合甘肃、青海、新疆沿线各个城市的政府和企业在行政推动和市场化结合的这样一个前提下开通了“兰州号”公铁联运货运班列,这个班列的开通是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之下,贯穿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南亚经济带,把这三个经济带能够很好地贯穿在一起能够使沿线城市和国家经济得到一个综合的协调的发展。尼泊尔总统访问中国时与我国的高层达成了一个共识,将西藏的铁路从日喀则进一步往南延伸,延伸到中尼的边境以至于尼泊尔境内的相关城市,这种重大的决策和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的发展,“兰州号”南亚班列的开通,是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决策和背景之下一个率先的、创新的举措,必将为今后的整个经济圈的发展带来前瞻性的一个推动性。
对“兰州号”的开通,周边重要节点城市也报以期待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拉萨是面向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的开通,必将进一步加快拉萨、兰州的经贸往来、交往交流、对外开放,促进两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升两地产品竞争力,为特色优势产品输出、工业消费品输入及再输出等带来新机遇。”拉萨市副市长方桂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的开通,开启了两地交往的新征程,缔结了两地发展的新方向,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市经贸合作交流,开辟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兰州和日喀则战略定位相似,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优势互补。“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的通车,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市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共同繁荣发展。
实现“兰州号”南亚列车常态化运营还需破解多个难题
5月25日,副市长、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牛向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亚货运线路首发后有助于我们很好地收集、总结这次首发班列的运营情况,与沿线城市、沿线国家进一步的交流、沟通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个运营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标准。目前,“兰州号”南亚列车在实现常态化运营的路上还需要解决三个困难。
首先,涉及到的是青藏铁路运力方面的限制,主要是格拉段运力非常有限。青藏铁路建成以来,进藏物资由过去的汽运转为铁路运输,经过连续多年的运行,高原铁路进入大修期,而大修期到2018年才能结束,在此期间每天只能发十对货车,对南亚列车的常态化运营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制约。需要进一步与青藏铁路公司协调,确保常态化以后的顺利运营。第二个困难是从日喀则到尼泊尔口岸之间,汽运段要经过五百多公里的山路,路况不是很好。需要西藏自治区政府,特别是日喀则政府帮助我们继续扩宽和完善这条路。在对“兰州号”的全程跟踪采访中,记者也感受到日喀则到吉隆口岸的道路,特别是英雄沟前后两公里的路极为险峻,其高度、路基都会影响到标准集装箱的通行。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回程货源的解决。牛向东表示,常态化不光是单程,返程也要有货源。中尼贸易去年年底大概是24亿美元,其中23.5亿美元是中国出口到尼泊尔的量,而尼泊尔对中国的出口量只有4600万美元。如此一来,单纯靠尼泊尔出口量无法支撑返程。但这也是基于以下原因,由于过去没有这条通道,尼泊尔的货物没有向这条通道聚集,另外尼泊尔周边的国家对这条通道不够了解,因此货都从其他通道走了。现在,我们很关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接下来各相关部门会通过努力协调,争取更多的货物能通过南亚通道走铁路运输。如果这些环节都打通了,无论是全国范围内各个城市或者是南亚国家的各个城市,在物流方面的需求能够最终更多的归集到“兰州号”这样一个沿线的运力上来,就能使我们的货源充足,运力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以此确保“兰州号”南亚班列早日实现常态化运行。
此外,对于南亚国际货运线路中涉及到的一体化通关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对此,拉萨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辜红卫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将来这条线路一定是能实现通关一体化,由于受现有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这趟国际货运列车从兰州至吉隆全程需接受海关监管,还无法满足一体化报关要求。辜红卫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拉日铁路建设规划中未将国际货运纳入其中,导致拉萨及日喀则两地没有货物换装及查验场所,无法对换装货物进行有效监管。货物从兰州经铁路运输至日喀则换装后,通过公路运输至吉隆口岸只能视为国内运输,需在吉隆海关报关,暂时无法实现一体化报关;另一方面,吉隆口岸联检查验和配套设施滞后,信息化水平低,口岸交通和物流服务基础薄弱,特别是在“4.25”地震后,吉隆口岸各项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口岸相关基础设施、硬件设施正在恢复重建中,中尼热索桥仅能承载不超过10吨的货车,需要在吉隆海关临时查验场所内换装载重量较小的货车。由于尼泊尔灾后重建工作进展较慢,路况较差,无法实现国内大型集装箱车辆在尼方境内运输,同时尼方热索瓦海关现有查验设施及场地不足,货运吞吐量较小也是制约一体化通关的原因。
日喀则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宏东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尼泊尔地震对日喀则公路设施造成了很大的损坏,在交通部、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灾后公路的恢复重建和下一步公路的改造升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灾后重建项目的整治,在现有道路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日喀则交通运输局方面将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包括下一步的铁路和支线机场的建设,相信随着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些配套设施的完善,日喀则通道的功能将会发挥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