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民声直达 正文
投稿

【兰州水源地工程】市民代表探营“1号工程”(图)

2016-05-18 08:40:57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震撼”

  来到水源地建设现场,多位市民代表都用了“震撼”这个词。诚然,对很多市民来说,这个工程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震撼”,此外很难找到更合适的词汇来描述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座城市的血液。2015年8月20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在这个普通的日子里,一项即将改变兰州历史的重大民生工程在400万市民的期待和城市管理者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拉开了建设大幕。

  我们与市民代表一同走进水源地施工现场,不仅是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宣传到千家万户,更多的是希望市民能自己见证我们的生命之水来自何处,看看珍贵的水资源是如何采取、净化和运输的全过程。

  临近刘家峡库区的取水口现场参观,让市民为之一惊,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当一处处建设场面和一道道保障市民用水安全的设施展现在参观者面前时。此时,参观者心中更多的应该是信任,是对兰州市用水安全的信任。正如在场的建设者所说:“政府数十亿的投资和成百上千人挥汗如雨的辛劳,为的就是换取全兰州市的用水安全和市民对水的信任,这份信任是我们坚守的理由,是全市人民对建设者的殷切期望,所以,水源地的建设必将成为精品工程,成为输入到兰州的一脉最为新鲜的血液。”

  当“管理者”遇到“监督者”

  市民代表在参观水源地项目建设时,与市安监局、国资委等多部门组成的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在一处工地不期而遇。而此时,检查人员们正在工地当中逐一排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隐患。看到一群头顶着安全帽却穿着休闲服的人正在进入工地,警觉的检查人员立刻提高了“警惕”,迎向了参观队伍。

  在水源地施工人员的介绍下,检查组人员得知这是本报组织的市民代表来我市水源地施工现场参观、调查,并在进入工地前接受了基本的安全事项培训,学习了安全帽的佩戴、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方法后,才被容许进入工地参观时,检查组一行当即给予了肯定。

  在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和施工工艺等问题自然成为了参观者最关注的话题,无论是现场的施工人员还是安全生产检查人员均一一解答,并用最简练和直白的表达方式向市民代表解释。此事,对于水源地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来说,市民既是这项民生工程的受益者,也理应是工程的监督者。当管理者在施工现场碰到监督者,无疑,这是对水源地建设接受社会监督、惠及于民最好的无声解释。

  期待更多市民的关注和监督

  今年63岁的市民代表梁武姗,退休前曾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负责管理过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她,对于来到水源地参观兴致勃勃,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一路上总是能提出一些很专业的问题,让现场工作人员惊叹不已:“有如此专业和敬业的市民代表提出问题和建议,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监管。”

  在施工现场,梁武姗遇到了兰州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宁。闲谈中,周宁得知梁武姗家住金轮广场附近,距离水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办公地很近。周宁总经理热情地邀请梁武姗在闲暇时多关注水源地项目建设工作,多向工程建设提意见和建议。周宁说:“兰州水源地项目和每一位市民都息息相关,我们欢迎更多的市民能关注项目推进情况,为我们多提意见和建议。一条建议和意见都是对我们和建设者的鞭策与鼓励。”

  梁武姗也提出,对水源地项目建设的了解多来自报纸、电视,希望我市能加大对项目建设方方面面的宣传,让更多普通市民及时、快速、准确地了解到水源地的信息,让大家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提出建议,使水源地的建设更加完善。

  90后市民李佳颖——新水源新生活新希望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我能实地探访了水源地项目工程的建设,感觉很激动,也非常荣幸。通过现场建设者们的讲解,我了解到水源地工程从刘家峡库区上游取水后,输水线路将穿越洮河,一路输送到兰州市区。之后在西固芦家坪和七里河彭家坪两个新建水厂输水,经水厂处理后接入城市管网。

  来到现场,我看到正在挖掘的输水隧洞主洞口如火车隧道一般,深不见底,而一列如火车机身般形状和大小的机器在地下掘进,这台专业的设备就是TBM1双护盾硬岩掘进机了。这样的设备,在我市水源地项目建设中共有两台,其功能非常强大。不仅能挖掘、灌注水泥、在洞内衬砌,还可以排风、运输废料,场面十分壮观。看着水源地工程项目中能用到国内最先进的专业设备,我觉得很震撼,也很惊喜。

  项目部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称,为了早日让兰州市民喝上刘家峡库区的饮用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他们将工期从40个月紧缩到17个月。工人们没日没夜,放弃节假日,忙碌工作。听到这些,使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俗话说,民择水而栖居,水泽万物而长。建设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质量,是事关兰州人健康的大事。通过这次实地探访,了解到了水源地项目的诸多环节,项目采用先进的工程设备和科学化的管理,整个工程的效果图呈现出绿色生态和艺术品质。新水源,新生活,希望我们喝上安全饮用水的日子早日到来。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