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正文
投稿

临夏永靖县:病房里的护士节

2016-05-13 16:18:1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护士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拥有着神圣的职责和荣耀。面对病痛和泪水,她们用责任和爱心,帮助鲜活的生命走出痛苦,迎来欢乐。5月12日,是第105个“国际护士节”,当天,笔者走进了永靖县人民医院,聆听来自“白衣天使”心灵深处的声音。

  “我是护士 我用爱迎接新生命”

  清晨7点半,在县医院的大厅里,各科室的护士们脚步匆匆,已是一付备战状态。虽说这一天是护士节,可忙碌的医院里却丝毫没有过节的气氛。

  一大早,妇产科就接到了一名急产的产妇,护士们来不及交班就投入了战斗,听胎心、测血压、为产妇做术前准备,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护理站和产房之间。直到一个多小时后,迎来母婴平安的消息后,大家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妇产科,我们用爱迎接每一个小生命。在妇产科工作的这一年多,已经记不清接生过多少个小宝宝了。有些产妇送进医院的时候情况非常危急,我们一夜一夜合不了眼的照顾,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记录产妇的身体状况,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病床……但是看到新妈妈抱着宝宝出院的时候,就觉得很温暖、很满足。迎接可爱的小生命来到人世,看到开心不已的爸爸妈妈,我觉得我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妇产科护士吴彩霞从病房里走出来,自豪的说道。

  妇产科护士长文芳在产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有24个年头。做护士的岁月里,文芳一直过着简单又忙碌的生活,没有一个假期可以好好陪陪家人,没有一个早上可以安安稳稳睡个懒觉。但我们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在岁月里沉积的亲和力,还有职业赋予她的那份坚定与从容。“妇产科是一个工作强度大、责任大、风险大的科室,尤其今年是国家二胎政策实行的第一年,生宝宝的妈妈多,床位一直比较紧张。作为护士,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护理操作技术要好,还要从内心深处关心患者。同时面对两个生命,我们丝毫不敢马虎。护士们加班加点的工作,很多时候白天黑夜在产妇床前守护,但看着母亲和婴儿平安健康,内心深处涌起的是巨大的幸福。感触最深的,是职业带给我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护士站,文芳真诚的说。

  “我是护士 我要坚守岗位”

  上午十点,一位腹部高耸、却穿梭在病房的身影格外醒目。她就是内三科的护士长祁国梅。我们看到她时,她正在病房里认真询问记录病人的情况,向小护士交代如何配药、打针……

  祁国梅深知,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我从2000年上班到现在,在护理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6年。我们岗位特殊,工作忙累,怀孕了我们也是主动坚持到最后一刻,临产前再去请假。假如我们提前休息,就会给别的同事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坚持。我最欣慰的时候,就是看着护理过的危重病人康复出院,这种成就感是没法形容的。”祁国梅摘下口罩,轻捶着腰部,擦拭着额头上的细汗,微笑着说道。

  “我是一个工作不久的年轻护士,从我上班到现在,大家都很忙,很多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我有不懂的问题,比我年长的同事们会很仔细的给给我讲解,哪怕再简单的问题,护士长会不厌其烦的跟我说,直到我熟练操作为止。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我一定会坚守岗位,向我的同事学习这种不怕吃苦、忘我工作的精神。”内三科护士他福娟面庞清秀,声音坚定。

  “我是护士,病人的生命是我们的责任”

  自从当了手术室的护士后,护士长孔维燕的生活模式调成了“时刻待命的状态”,不管身处何地、休息与否,只要一个电话,她就第一时间赶回医院。

  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孔维燕刚下手术台,正准备去病房照顾还在麻醉中的病人。用她的话说,每天的工作像在“打仗”。“手术室是一个非常注重团结协作、需要主动勇于吃苦的科室,我们全科有十个护士,一天安排7、8台手术,再临时增加几台手术,是常有的事情。最多的一次一天排了21台手术,太阳还没升起来就进手术室了,晚上路灯亮起来我们还没从手术室出来。此时,孔维燕声音哽咽,“工作太忙顾不上家,对孩子和老人都很愧疚,但既然做了一名护士,就要对得起‘白衣天使’的称号,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护士真的不容易,在平常的工作中,她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色的完成工作。都说女人是半边天,但是在我们医院中,护士们可是多半边天啊!”内三科医生唐真走过来,对我们说道。

  一天的采访中,从门诊到化验室、从挂号收费处到药房、从检查室到病房,我们见到最多的场景,是护士们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她们忙碌在工作中,用一身白衣,一顶燕尾帽恪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坚韧信念,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履行着护士的天职,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通讯员 郭红 司旭华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