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党史党建 正文
投稿

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

2016-05-13 08:14:36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1941年,老一辈革命家徐特立寄给儿媳徐乾一本《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并在信中写道:“乾儿,四年前你还是一个家庭妇女,而今成了一个共产党员,实在出我的意料之外。希望你能继承我的革命事业……这本书包括革命理论策略、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你当随时阅读,把它当党的经典……我已六十五岁,有似风中之烛,不知能否眼见你读完此书,了解此书,且能实行书中的原则。”徐老的家书,字字饱含真情实感,浸透着谆谆教诲,真切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对晚辈的关心关爱,以及对青年一代尽快承担起革命重担的殷切希望,如今读来仍令人受益匪浅。

  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一生“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年轻时积极参加革命,42岁赴法国学习先进教育理念,50岁冒着白色恐怖加入共产党,57岁拄着竹杖随红军长征,党中央评价他“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毛泽东在写给他的信中称:“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重温徐老的家书,可以体会到,党的经典著作无疑是徐老眼里珍贵的传家宝,点亮了他心中的明灯,指引着他在夜色如漆中毅然奔向延安,哺育着他身后的年轻一辈,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精神家园。

  党的经典著作蕴含着共产党人的智慧和思想结晶,包含着最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信仰信念的源头活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脉络。然而,有的年轻同志一提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觉得是大道理,离自己很远,一拿起党的文献经典,就感到枯燥无味、学不进去。然而试问,不理解共产党的起源、根本和目标,如何从内心深处追随信仰?不了解党史军史,如何让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当今时代,是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电脑和手机上获取海量信息。但是,如今人们读书看报,变得越来越浅显化、碎片化,排在前面的大都是一些急功近利的所谓“成功秘诀”,而对那些经典理论著作,很少有人再认真读一读、记一记。殊不知,伟大事业的延续,首先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延续。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走向犯罪的深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学习传承好党的经典,失去了理论和信仰的根基。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我们幸运地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对共产党员来说,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就意味着必须传承好党的经典这个传家宝,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不懈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就像徐老在家书里倡导的那样,我们要很好地学习红色经典著作,继承发扬其中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让我们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原汁原味地体味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和其他经典著作的精髓实质,汲取精神营养,在精神升华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