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
5月3日中午,在从四川达州到成都东的D5185次动车上,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年轻貌美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结果遭到美女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公民道德素养的集中展示之地。主动让座,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表现出公民个人的素养修为。然而,乘客有让座的义务,老人女儿却没有逼人让座的权利。尤其是这位女儿对拒让座者居高临下的教诲,难免令人反感。
八旬老人乘坐动车出行非同一般,子女要心疼老人,上车前就应该想好对策,提前买好有座车票或带个马扎或找乘务员想办法都是一种解决办法,强迫别人为你的不作为买单有失厚道。
的确,让座是美德,不让座是权利,“让座”与否,各人有各人的特殊情况,更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让座与否是一个道德选择,任何人不得强行要求,更不能用道德大棒去打压他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座”似一面镜子,屡屡检验出道德素养的缺位。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看见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自己身旁,自己坐着恐怕也难心安,何况挤坐一下又何妨?让座是一个很小但却值得称赞的举动,既给老人关爱,又使自己愉悦,良好互动之间,自己的内在修养得以显现,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和发扬,由此观之,我们何必吝啬一次让座?。
“让座风波”里,谁是赢家?老人女儿与座位主人之言行都有所不妥,方使得一个简单的让座行为失去了原本的温馨与和善,而变得五味杂陈。相反,报道中那个未见姓名的中年男子不声不响地给老人让了座,不仅很快止息这场纷争,相信也会赢得老人的感谢和他人的赞许。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让座和感谢的良性循环中,道德的力量暖人心田。与因座位而产生的争执、埋怨比起来,孰得孰失?
“让座”与否,我们要切记,莫将权利与美德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偏守于权利的一隅而忽视了美德的力量。康德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关于国民素质、关于公共道德,与其喋喋不休地埋怨和责骂,让道德教化流于口水与滑稽,莫若从我做起,从让座做起,完善自己,感化别人,温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