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兰州新区 > 新区动态 正文
投稿

兰州新区探索出特色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图)

2016-05-05 09:38:4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富民产业助农增收

  新区探索出特色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

  新区建设让孩子们享受到快乐的学前教育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初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78元,到2014年增长到7832元,如今增长至9540元。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大家喜在心里。据了解,近年来兰州新区以“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把“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4万人,贫困面由27.6%下降到1.3%。在兰州新区的快速发展中,农民成了真正的受益者。经过数年的探索,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引导百姓走上了幸福路。

  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补齐了短板

  “兰州新区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造福群众,新区建得再漂亮,但周边的农村依然破旧,老百姓还处在贫困中,新区的建设就不能称之为成功。”市委常委、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睿说,“当地农民为新区的建设给予了莫大支持,兰州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让当地15万农民群众受益。”

  兰州新区成立之初,54个行政村中有市级贫困村13个,13.49万农村人口中有贫困人口10189户、37274人,贫困面为27.6%,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578元,扶贫面广、任务艰巨。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兰州新区通过坚持投资重心向农村倾斜、向社会民生倾斜、向贫困村倾斜,大力实施供水、供电、供暖、通信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农村承载和辐射能力,为农村早日实现小康发展补齐了短板。

  据了解,2015年,新区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环境整洁为突破口,以美丽乡村和双联示范点建设为导向,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共落实各类帮扶项目资金1.8亿元,其中,硬化、沙化平整村组道路80.2公里,维修衬砌渠道46.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07盏、垃圾桶2068个,实施危旧房改造403户,新改扩建村级办公阵地19处、卫生室7处、文化活动室13处、文化活动广场21处,实施标准化学校改造17所,实施“舟曲移民安置点绿色市场”建设项目1处,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2个,自建双联美丽示范村4个。

  富民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发展的保障

  2013年以来,兰州新区在考察了黑龙江、江苏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首家展开农民土地入股形式的农业合作社的试点。不但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成功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和脱贫问题,还逐渐培育形成了以中川镇赖家坡、陈家井村为辐射的玫瑰文化旅游产业村,以西岔镇陈家井、漫湾村为辐射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村,以秦川镇保家窑、东川村为辐射的肉羊养殖村等一大批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时下,兰州新区秦川镇胜利村的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二十多位当地农民在温室大棚里忙碌工作。

  新区在开发建设工程中,着力产业培育,突出促农增收。实施“能人带动、资源拉动、产业推动”的“动力倍增”行动,初步探索形成了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的多元富民主导产业。引进敬业农业、康瑞现代农业、绿苑农业等效益良好、带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16家。其中,康瑞现代农业采用“举龙头、搭桥梁、建基地、牵农户、促增收”的办法,以示范园为基地,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将土地改良、良种培育、无公害种植等技术无偿传播给农户,使之华丽转变为产业工人。

  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据了解,兰州新区近年来始终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开发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充分调动驻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社会帮扶力量的积极性,统筹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探索出了一系列扶贫工作新模式。

  兰州新区财政局副局长邓永农介绍说:“为了保障新区的双联工作点秦川镇东川村实现可持续脱贫,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调集资金建设了高标准的东川小学,提升村里的基础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改变过去单纯向农民发羊发钱的形式,而是把资金集中起来搞农业合作社,养殖业发展包括肉羊养殖、屠宰、餐饮等在内的产业链经济,种植业则考虑引进附加值较高的黑枸杞品种。

  近年来,兰州新区通过全力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关心的征地、医疗、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使得全社会形成了关注新区、支持新区、参与新区的新风貌,为新区的发展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同时,新区依托玫瑰、向日葵等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资源优势,加快观光旅游和特色产业融合,举办兰州新区玫瑰节、牡丹观赏节,中国向日葵文化旅游节等旅游推介活动,仅2015年就累计吸引游客22万人次,带动农民旅游创收65.2万元。

  金融政策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壮大

  记者从新区农林水务局了解到,近年来,新区探索出“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扶持培育出祥龙、富兴、龙饮、合丰发等发展良好的农民合作社67家,合作社总产值达4205.3万元,带动农户16377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691.7元。

  随着新区开发建设的日益推进,新区全力金融支撑搭建融资平台扶持农民发展产业。新区财政设立风险补偿基金400万元,与甘肃银行、兰州银行合作,以1:6的比例撬动银行资金2400万开展涉农贴息贷款业务,搭建了“政、银、企、农”多方参与的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村合作社和贫困户融资难的问题。大力开展“百企业帮百村”行动,在新区22家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分别建立了总规模为400万元的“双联互助基金”、“双联爱心帮扶基金”、“紫金教育发展基金、“双联滚动发展基金”,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产业发展、救助困难群体、改善办学条件。

  今年,新区将继续搞好农业科技指导活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要继续加大和新区入驻企业、产业园区的沟通,摸清企业用工意向、需求,组织实施好“金桥工程”。年内确保完成培训农民3500人以上。

  整治农村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据了解,2015年,新区通过双联暨精准扶贫工作,完成了所有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扶贫成效显著。今年,新区将重点把帮扶力量聚焦到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脱贫和已脱贫村的巩固加强上。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和小康达标村)为抓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今年,新区将稳步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节水改造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着力实施好漫湾村2400亩灌溉改造、14.04公里2#供水管线以及30公里农渠改造维修等工程,确保农村生产生活用水保障。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徐大武告诉记者,今年新区要大力实施道路村村通、危旧房改造、电网改造、垃圾收集点建设等工程,推动城市管网向农村覆盖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重点实施农村道路建设30公里,危旧房改造200户,农村电网改造9公里,“光网乡镇”建设54村,并在年内完成所有保留村村委会和小康村农户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今后,新区将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重点依托乐村淘、绿苑农业、中渭农业等农村电商平台对接市场,积极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加入农村电商,发布供求信息,拓宽农产品订单渠道和农资采购渠道,提高农业合作效率,使农民从根本上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如何卖”的问题,减少三农产品买卖“剪刀差”,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盲目生产,形成稳定的生产模式,实现持久增收与脱贫。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工程,不仅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果,而且农村的发展变化反过来也更加有力地助推了新区的发展。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视野的开阔、技能的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新区建设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支撑,聚集了人气,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兰州日报记者 赵卿 文/图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